黯淡轻阴结远天,无边秋色正萧然。
苍崖断岸西风里,古刹荒祠夕照边。
黄菊已随陶令老,丹砂不信葛洪仙。
豪华靡靡皆如此,惟有骚人丽句传。
黯淡轻阴结远天,无边秋色正萧然。
苍崖断岸西风里,古刹荒祠夕照边。
黄菊已随陶令老,丹砂不信葛洪仙。
豪华靡靡皆如此,惟有骚人丽句传。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家山的景色,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深沉的思考。首联“黯淡轻阴结远天,无边秋色正萧然”以暗淡的云层和无尽的秋色开篇,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着,“苍崖断岸西风里,古刹荒祠夕照边”两句,通过描绘峭壁、断崖在西风中的景象以及夕阳下荒凉的寺庙,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孤寂与沧桑感。
“黄菊已随陶令老,丹砂不信葛洪仙”则运用典故,借菊花凋零和丹砂传说,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最后,“豪华靡靡皆如此,惟有骚人丽句传”一句,诗人将目光转向更广阔的社会现象,指出繁华终将消逝,唯有文人的优美诗句能流传千古,流露出对文学艺术永恒价值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历史的独到见解,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梅花耿耿冰玉姿,杏花淡淡注燕脂。
两花相娇不相下,各向春风同索价。
折来双插一铜瓶,旋汲井花浇使醒。
红红白白看不足,更遣山童烧蜡烛。
今晨忽雷雨,天地又发春。
草木閟红绿,生意察已欣。
蛰虫且徐动,馀寒未全仁。
先生起裹头,三叹一再颦。
春风吹万物,不吹先生贫。
靖怨一束书,只博两裤尘。
自倚文字工,竟取造物嗔。
小儿在傍笑,笑我浪苦辛。
去年作客子,椒柏羡主人。
在家不差胜,更用愁此身。
先生亦一莞,我不如儿真。
为我满眼酤,不问醨与醇。
杖头日百钱,无钱借诸邻。
不然衣可典,及此花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