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龙颂·其一》
《九龙颂·其一》全文
明 / 湛若水   形式: 四言诗

一龙乘云,九龙在田。一龙全身,九龙潜渊。

龙德之潜,其潜正中,吁嗟乎龙。

(0)
鉴赏

这首诗以龙为象征,巧妙地运用了对比与隐喻的手法,展现了深邃的哲理思考。

“一龙乘云,九龙在田。”开篇即以“一”与“九”的数量对比,以及“乘云”与“在田”的空间对比,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与现实并存的意境。一龙凌空而起,象征着卓越与超越;九龙则在田间,寓意着平凡与大地的根基。这种对比暗示了个体与集体、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接着,“一龙全身,九龙潜渊。”进一步深化了这一对比。一龙不仅在形态上完整,更在精神上达到了极致,而九龙则深藏于深渊之中,似乎是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这里通过“全身”与“潜渊”的描述,强调了个体的独立与集体的潜在力量,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与转化。

“龙德之潜,其潜正中。”这句话点明了主题,揭示了龙的品德在于其深藏不露的智慧和力量。这里的“潜”既指龙的内在品质,也暗含了对人的道德修养和内省的期待。同时,“正中”二字又赋予了这种潜藏的力量以平衡与和谐的意义,提示人们在追求卓越的同时,也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谦逊。

最后,“吁嗟乎龙。”以感叹句收尾,表达了对龙这一象征物的敬仰与感慨。这不仅是对龙的赞美,也是对那些具备高尚品德、深藏不露的人们的颂扬,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自己的独特价值,同时也提醒人们要谦虚谨慎,不断自我提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龙的形象,巧妙地探讨了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显赫与平凡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内在品德的重要性,具有深刻的哲学意味和启示意义。

作者介绍
湛若水

湛若水
朝代:明   字:元明   号:甘泉   籍贯:广东增城   生辰:1466—1560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恭和御制赏花钓鱼

辇路鲜云五色开,一声清跸下天来。

水光翠绕九重殿,花气醲薰万寿杯。

绣幕烟深红匼匝,文竿风引绿徘徊。

蓬山绝景无人到,诏许群仙尽日陪。

(0)

久病或劝勉强游适吟四绝答之·其三

扪虱即是忙事,驱蝇岂非褊心。

香煖香寒功课,窗明窗暗光阴。

(0)

五杂俎.四首·其二

五杂俎,流苏缕。往复来,临行语。不得已,上马去。

(0)

五杂俎.四首·其一

五杂俎,同心结。往复来,当窗月。不得已,话离别。

(0)

玉笥山邓仙

骚人胸次几江山,更著危亭山水间。

群鹜齐飞残照落,双凫自在白云闲。

平芜萦绕青罗带,远岫参差绿髻鬟。

此意何人共幽独,我来终日欲忘还。

(0)

句·其一

桃花飞后杨花飞,杨花飞后无可飞。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