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庭接豆根,吟避市尘喧。
每爱诗无敌,应知学有源。
云山供俎豆,笔砚长儿孙。
愧我相过数,秋风酒一尊。
门庭接豆根,吟避市尘喧。
每爱诗无敌,应知学有源。
云山供俎豆,笔砚长儿孙。
愧我相过数,秋风酒一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退隐田园的生活情景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自信。开篇“门庭接豆根,吟避市尘喧”写出了诗人将自己封闭在家中,以诗书为伴,远离尘世喧嚣的情形。“每爱诗无敌,应知学有源”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衷和自信,以及他认为学问有深厚根源的认识。
下片“云山供俎豆,笔砚长儿孙”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这里,“云山供俎豆”可能暗示着诗人在山中以简单的食物供养自己,“笔砚长儿孙”则象征着文学事业将会传承下去,犹如子孙满堂。
最后两句“愧我相过数,秋风酒一尊”,诗人表达了一种自谦之意,他可能觉得自己的才华还未达到理想的境界,因此感到有些惭愧。同时,在秋风中独酌一杯酒,也许是诗人在反思自己的人生和文学成就。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自得其乐的情怀,体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池上映秋光,登临爱夕阳。
镜中蒲柳色,衣上芰荷香。
听雨初留屐,当风一据床。
猗兰延客语,高菊以邻芳。
紫翠连山暝,晴阴隔水凉。
坐看人世小,仙驭白云乡。
高山不可至,景行良在兹。
彬彬七十子,乃幸生同时。
大道若河汉,微言辨渑淄。
安得游其间,北面质所疑。
循循善诱人,岂在多言辞。
末世骋私辩,徒令乱人思。
小言必破义,愚者长受欺。
一唱复百和,乱丝更棼之。
遂遗无穷祸,烈火及书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