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繁艳春城尽,双树慈门忍草生。
愁态自随风烛灭,爱心难逐雨花轻。
黛消波月空蟾影,歌息梁尘有梵声。
还似钱塘苏小小,祗应回首是卿卿。
一株繁艳春城尽,双树慈门忍草生。
愁态自随风烛灭,爱心难逐雨花轻。
黛消波月空蟾影,歌息梁尘有梵声。
还似钱塘苏小小,祗应回首是卿卿。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春日游园的景象,诗人借此抒发对逝去美好的哀愁。"一株繁艳春城尽"表现了春天花开满径,但也暗示着美好时光的结束;"双树慈门忍草生"则是园中景象,双树成荫,慈母般的门前,杂草丛生,显得有些荒凉。"愁态自随风烛灭"表达了诗人情感随着春天的消逝而渐渐淡去;"爱心难逐雨花轻"则是对逝去美好的眷恋和无奈。
"黛消波月空蟾影"描绘了一种静谧夜景,水波不兴,月亮清明,只有蟾蜍的身影出现在这宁静的背景中;"歌息梁尘有梵声"则是在表达诗人内心的安详与超脱,虽身处尘世,却能听到心中的梵音。
最后两句"还似钱塘苏小小,祗应回首是卿卿"中,"钱塘苏小小"可能指的是唐代诗人苏洵,他的诗风格小巧精致,这里或许是在赞美他的诗风。"祗应回首是卿卿"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眷恋,"卿卿"一词在这里充满了情感的温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写春日游园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逝去美好的哀愁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五更乌啼金井栏,画堂月落罗衣单。
秃襟窄袖指瑟缩,机石似带银河寒。
亳州松花江锦腻,蛟毫涩手冰绡乾。
碧烟如纱摺蝉翼,络纬相怜对檠织。
鬟溜钗倾时欠伸,停梭欲起倦无力。
樱唇细唾红绒湿,珊枕幽啼窗曙色。
深闺井井二十馀,为习轻纱嫁不得。
昨日浣花行出城,城边江水玻璃清。
玻璃江水多縠纹,縠纹自古熨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