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不寐·其十七》
《秋夜不寐·其十七》全文
明 / 孙传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草堂竹簟自堪休,岂为伤秋未解忧。

星影静窥书幌入,霜华清傍客衣流。

琴樽自负千秋意,杖履行追五岳游。

永夜不眠缘底事,区区于世总无求。

(0)
鉴赏

这首《秋夜不寐》是明代诗人孙传庭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秋夜难眠的情景与内心世界。

首联“草堂竹簟自堪休,岂为伤秋未解忧。”开篇即点出诗人身处草堂,竹席上安然自得,却难以摆脱对秋日的感伤与忧虑。这里以“竹簟”象征着简朴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颔联“星影静窥书幌入,霜华清傍客衣流。”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星光透过窗帘照进室内,霜华轻轻拂过客人的衣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诗人通过自然界的细节,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颈联“琴樽自负千秋意,杖行走追五岳游。”转而表达诗人的精神追求与理想。他自认为能够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千秋意”),并渴望像古代的游侠一样,手持杖行,遍游名山大川(“五岳游”)。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也体现了他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

尾联“永夜不眠缘底事,区区于世总无求。”最后揭示了诗人难以入眠的原因——对世间琐事的淡然态度与对个人欲望的摒弃。在漫长的夜晚中,诗人思考着生命的意义,对于物质与名利的追求已不再重要,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展现了孙传庭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坚韧与超脱,以及对理想与自由的不懈追求。

作者介绍
孙传庭

孙传庭
朝代:明

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明朝名将。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民变。由于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朝廷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年约51岁。《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廷追谥“忠靖”。
猜你喜欢

山茶结实

朱英罕皆实,硕果无丽容。

物理固难兼,孰咎钧陶工。

独爱濂溪莲,乃有君子风。

花实既双美,外直而中通。

灿灿丛牡丹,及兹芍药侣。

色盛随飘风,靡实奚足取。

适适君子庭,植盘见山茶。

树高仅踰尺,方春已呈葩。

向来本无实,今秋实如瓜。

握之颇盈指,菁菁泽琼华。

借问何以然,习远即成性。

栽厚天固培,况乃因人胜。

慥慥君子心,华实此相證。

(0)

书平石巷

筦山有奇石,其趾沃以平。

云嘘石作润,雨足郊原青。

释耕馌垄上,刺史谁知名。

愿言扩同人,与之盟坚贞。

(0)

《庚申和李峙青感世八首》·其三

老贼阿瞒仗鬼雄,汉皋返旆计谋工。

收回劲旅窥神器,巧逼雏王退后宫。

南国经纶花委地,北廷冠盖日当空。

痴心欲践天皇祚,供受群臣拜下风。

(0)

高阳台

微雨收灯,闲门闭景,薄寒中酒愔愔。

流水年光,风花过眼无寻。

新愁惯是年年有,问几时愁到如今。

更休提,多暇承平,佳日园林。

白头怕说春明梦,但身闲见在,望苦低吟。

无主红芳,谁怜点点鹃心。

江山信美犹吾土,道寻欢、高处登临。

正销凝,西北浮云,天远鸿音。

(0)

减字浣溪沙·其八

锦瑟知人恨已深。如何弦柱不侵寻。

暗思前事拥轻衾。

灯灺自怜偏炯炯,更长难得是沈沈。

一簪华发十年心。

(0)

玉楼春·其二

洞天福地何森爽,芝草琅玕日应长。

浩歌华月碧山閒,九点齐烟如在掌。

清狂试演霓衣唱,自扣铜钲神益王。

一杯举手劝长星,江水滔滔前后浪。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