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邀衰弊入秋山,绝顶峰高不可攀。
怪石自穿云片片,暗泉时绕径潺潺。
霞天岫远层开碧,林谷霜初小作斑。
我卧更欣诸子兴,宵分联步月岩间。
共邀衰弊入秋山,绝顶峰高不可攀。
怪石自穿云片片,暗泉时绕径潺潺。
霞天岫远层开碧,林谷霜初小作斑。
我卧更欣诸子兴,宵分联步月岩间。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登山的壮丽景象与友人相聚的乐趣。诗人姚鼐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景色的多姿多彩。
首先,“共邀衰弊入秋山”,诗人与朋友们一同踏入了秋天的山林,这里的“衰弊”并非贬义,而是指秋天万物凋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
接着,“绝顶峰高不可攀”,描绘了山峰之高峻,让人望而生畏,同时也暗示了攀登过程的艰难与挑战。
“怪石自穿云片片,暗泉时绕径潺潺。”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观。怪石嶙峋,云雾缭绕,泉水在曲折的小径旁潺潺流淌,动静结合,展现出山林的生机与宁静。
“霞天岫远层开碧,林谷霜初小作斑。”日落时分,霞光映照着远处的山峦,一片碧绿,山谷间初降的霜使得树叶上点点斑驳,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最后,“我卧更欣诸子兴,宵分联步月岩间。”诗人独自躺卧,享受着与朋友们相聚的喜悦,直到夜深人静之时,他们还在月光下漫步,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美丽,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生活的热爱。
密竹不知路,渡溪微有踪。
悬知石上约,定向松间逢。
物候变黄鸟,菖蒲化蒙茸。
相望不可即,袅袅霜天钟。
阊门辇路薰风时,江光潋滟芙蓉披。
翠羽霓旌照洲渚,銮舆出游初避暑。
西施含颦娇不语,群娥斗起歌白纻,回风舞袖为君举。
歌声窈窕一何长,白纻之白白如霜。
木瓜花红荔子香,东江月出西江光。
银壶酒多乐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