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景阳山,苕苕百尺楼。
上有明天子,麟凤戏中州。
可怜景阳山,苕苕百尺楼。
上有明天子,麟凤戏中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景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与想象的世界。"可怜景阳山,苕苕百尺楼",开篇即以景阳山和高耸的百尺楼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巍峨壮观的氛围。"可怜"一词,既表达了对景物的赞美之情,也暗含着一丝惋惜之意,仿佛在感叹如此美景却无人欣赏或理解。
接着,"上有明天子,麟凤戏中州",笔锋一转,将主题引向了神话与传说。"明天子"象征着理想中的圣明君主,而"麟凤"则是古代传说中的祥瑞之兽,常被用来形容太平盛世或圣贤之世。这两句诗通过描绘一位圣明君主在中州(泛指中原地区)与麟凤共舞的场景,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也寄托了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浪漫的想象,构建了一个既现实又超脱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国的渴望和对于和谐社会的美好祝愿。
饮不尽三湘水,游不尽百蛮天。
百蛮厌珍丽,哲士丁屯邅。
抟风赴大翼,控景入幽燕。
宁分猛虎食,无惊黄雀弦。
倾金筑台观,厥价徒空县。
雁风驱砂砾,狼烟树彊边。
未贵洛阳纸,谁分云梦田。
燕然未磨勒,周南滞归旋。
羁怀何郁悒,开匣视龙泉。
凄凄沉光采,提携莫弃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