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欢承锡类新,诏从丹峤礼元臣。
对扬漫道长安远,咫尺威颜在紫宸。
万国欢承锡类新,诏从丹峤礼元臣。
对扬漫道长安远,咫尺威颜在紫宸。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接见远方进京的臣子的场景,洋溢着浓厚的皇家气派和尊贵氛围。首句“万国欢承锡类新”,开篇即展现出天下万国同庆、新恩普降的宏大景象,体现了君主恩泽广被、四海归心的治国理念。次句“诏从丹峤礼元臣”,点明了皇帝亲自接见重要大臣的礼仪之隆重,丹峤象征着遥远之地,暗示了臣子来自远方,而皇帝却能亲临以示尊重,彰显了君主的仁德与威严。
接着,“对扬漫道长安远”,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长安这一历史名城的典故,长安在古代是帝国的首都,这里借指京城,通过“长安远”与“咫尺”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尽管臣子来自遥远的地方,但皇帝的威仪近在咫尺,表达了君臣之间距离虽远而情感相连、关系密切的主题。最后,“威颜在紫宸”,紫宸殿是皇宫中重要的宫殿,此处用以形容皇帝的威严形象,进一步强化了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威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皇帝接见臣子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宫廷的庄严与尊崇,同时也蕴含了君臣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国家的和谐稳定。
春催农工动阡陌,耕犁纷纭牛背血。
种莳已遍复耘耔,久晴渴雨车声发。
往来逻视晓夕忙,香穗垂头秋登场。
一年苦辛今幸熟,壮儿健妇争扫仓。
官输私负索交至,勺合不留但糠秕。
我腹不饱饱他人,终日茅檐愁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