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庭院日西入,绛蜡凝香高一尺。
银台照夜春溶溶,金屏绣褥光相射。
洞房宝扇双凤花,丫鬟纤手笼绛纱。
兰灯交晖夺明月,玉杯照影倾流霞。
高堂舞袖沈香暖,欢娱未尽春宵短。
长风骀荡落花多,野鸟啼春动幽怨。
海棠庭院日西入,绛蜡凝香高一尺。
银台照夜春溶溶,金屏绣褥光相射。
洞房宝扇双凤花,丫鬟纤手笼绛纱。
兰灯交晖夺明月,玉杯照影倾流霞。
高堂舞袖沈香暖,欢娱未尽春宵短。
长风骀荡落花多,野鸟啼春动幽怨。
这首元代卢琦的《烛》描绘了一幅精致而温馨的夜晚画卷。首句“海棠庭院日西入”,以海棠盛开的庭院为背景,暗示了时间已近傍晚。蜡烛在此时点燃,"绛蜡凝香高一尺",蜡烛的红光照亮了整个空间,香气四溢。
接着,“银台照夜春溶溶”描述了明亮的银烛映照在春意融融的夜晚,金屏绣褥在烛光下闪闪发光,增添了豪华与温暖的气息。"洞房宝扇双凤花",进一步描绘了闺房内的精致装饰,丫鬟轻手执烛,更显宁静与雅致。
"兰灯交晖夺明月",写出了烛光与兰花灯互相辉映,甚至能与明亮的月色相媲美。"玉杯照影倾流霞"则通过美酒倒映出的流光溢彩,展现出宴饮的欢乐气氛。
最后两句,“高堂舞袖沈香暖,欢娱未尽春宵短”,描绘了高堂之上舞袖飘飘,香气弥漫,人们沉浸在欢乐中,然而美好的春宵转瞬即逝。"长风骀荡落花多,野鸟啼春动幽怨"则以自然景象收尾,春风轻拂,落花飘零,伴随着野鸟的春鸣,似乎带有一丝淡淡的离愁和惋惜。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元代贵族家庭的夜晚生活,既有华美的场景,又有情感的起伏,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细节的精妙刻画。
送君远作羊荆州,送君西上黄鹤楼。
汉晋诸公旧游处,断矶黄叶风雨秋。
只今麾纛□南斗,整暇坐列皆公侯。
江湖浩荡青天流,清风千古吹棹讴。
专城分符得召杜,见此文彩珊瑚钩。
请因谏议思岳阳,遂歌羽人仍丹丘。
杜蘅吹香结衣佩,思与老子同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