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乙丑中秋与山僧数辈自虎邱灵岩泛太湖登洞庭东山曰翠峰望湖中群山高下出没如大圆镜见百千万亿青螺髻然瑰玮绝特盖入眼未之见恨风作不能过西山睹林屋洞天之胜然已得其彷佛矣·其一》
《乙丑中秋与山僧数辈自虎邱灵岩泛太湖登洞庭东山曰翠峰望湖中群山高下出没如大圆镜见百千万亿青螺髻然瑰玮绝特盖入眼未之见恨风作不能过西山睹林屋洞天之胜然已得其彷佛矣·其一》全文
宋 / 史尧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太湖三万六千顷,如今试吞无一毛。

目力未应论近远,泰山之本只秋毫。

(0)
注释
太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顷:古代计量面积单位,1顷等于100亩。
试吞:尝试用视觉去覆盖或测量。
无一毛:形容极小,连一根草都没有。
目力:视力。
论近远:衡量距离的远近。
泰山之本:比喻极小的事物在巨大事物中的位置,此处指泰山的一根细小的毛发。
只秋毫:仅仅像秋天鸟兽身上的细毛一样。
翻译
太湖的水面广阔无比,有三万六千顷之大
现在试着用眼睛去测量,连一片草叶都看不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太湖广阔的景象,开篇即以"三万六千顷"的宏大尺度展示了太湖的壮丽。然而,诗人通过"试吞无一毛"的比喻,表达了自己面对如此浩瀚景色时的微不足道之感。这既是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是个人在宇宙面前的渺小。

接下来的"目力未应论近远,泰山之本只秋毫"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觉。诗人通过将目力与泰山相比较,指出即便是泰山这样宏伟的存在,在太湖面前也不过如同秋天树木上的细小茸毛。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个人力量与自然界相比时微小感的深刻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传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无尽的敬畏之心以及个人的渺小。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表现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一次成功尝试。

作者介绍

史尧弼
朝代:宋

眉州人,字唐英,世称莲峰先生。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少以《古乐府》、《洪范》等论往见张浚,浚谓其大类苏轼。年十四举于乡,赴鹿鸣宴犹著粉红裤,人疑其文未工,太守命赋诗,尧弼援笔立就。未授官而卒。有《莲峰集》。
猜你喜欢

洞仙歌.忆梅,和铁夫韵

飘麝帘慵卷。好春那更到,新寒庭院。

正香尘似海,绮愁无岸。悤悤翠羽啼烟断。

剩几树、斜阳闲处恋。虬签转。

早唤起芳心,镫影窥罗幔。易变。

浮觞影事,按笛年光,冷梦醒初,寄语阆苑。

恨危栏孤倚遍。情更远。渺乡山、一片飞红意千万。

乍泪泫。蓦酒醒,惊霜琯。

又题琼人去,暗烟遮尽高楼晚。

(0)

临江仙

羃翠阴阴池馆静,帘波不散兰薰。

藕飔微动报黄昏。窥奁眉月瘦,回枕脸霞温。

叠鼓催归归也懒,春心中酒微醺。

参差花影印罗裙。画屏双倚处,皱遍楚山云。

(0)

三姝媚.次和兰史留园感旧

吴春醒倦眼。记轻桡来时,柳丝初剪。

十二楼空,黯旧愁说与,谢堂残燕。

暗碧无情,偏占断、风亭烟苑。

一样阑干,怯倚斜阳,背花人远。何事香尘轻散。

更片片残山,泪鹃啼晚。

瘦损酴醾,对冷吟潘鬓,也羞妆面。

绮梦无痕,空剜藓、前题寻遍。

祗恐天涯醒后,东风又倦。

(0)

鹧鸪天.折栩楼紫丁香一枝,寄颐盦塞上

梦隔莺花更几重。艳阳催展旧珍丛。

半垂紫雪和烟润,千结琼香胜酒浓。

愁黯黯,信悤悤。折枝方便托边鸿。

断肠人比春前瘦,何况高楼雨又风。

(0)

齐天乐

飘蓬一往无南北,伶仃更教轻别。

迸泪毫枯,沾霜鬓短,寸寸心尘难灭。荒波万叠。

念梦里神州,斗垂天阔。

索共书空,此怀休向海鸥说。

危枰残劫换尽,望长安何许,离黍宫阙。

乱后笙歌,愁边鼓角,偏又啼乌悽绝。浮生懒阅。

纵愿断香留,总成灰劫。未了芳情,渚兰空怨结。

(0)

鹧鸪天.露台夜坐,和息厂韵

风袂飘飘一倚栏。笙歌声在碧霄间。

星摇远火收残雨,云展凉阴作晚山。

频问夜,乍惊寒。思量闹处遣馀闲。

楼台便是沧桑影,独爱明河隔坐看。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