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天姥鳌峰几,不到梅溪小小园。
徐氏外甥今偶见,舅家风槩颇能言。
万峰明月长三盏,十里梅花可一轩。
老我渔舟他日路,不知可许进桃源。
梦中天姥鳌峰几,不到梅溪小小园。
徐氏外甥今偶见,舅家风槩颇能言。
万峰明月长三盏,十里梅花可一轩。
老我渔舟他日路,不知可许进桃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梦中与现实交织的场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友情的向往。首句“梦中天姥鳌峰几”,以天姥山的雄奇和鳌峰的高耸,暗示了梦境中的壮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接着,“不到梅溪小小园”则转而描绘了一个相对宁静、小巧的园林,与前一句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层次。
“徐氏外甥今偶见,舅家风槩颇能言”两句,通过提及与徐氏外甥的偶然相遇,以及对方能言善道的舅家风范,不仅增进了人物之间的互动,也暗示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对亲情和友情的珍视。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使得诗歌更加贴近生活,富有感染力。
“万峰明月长三盏,十里梅花可一轩”这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月光洒满万座山峰,梅花盛开十里,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同时,“三盏”和“一轩”的对比,既体现了自然景观的宏大与细腻,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最后,“老我渔舟他日路,不知可许进桃源”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期待与憧憬,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像陶渊明笔下的渔人一样,找到心中的桃花源,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亲情、友情以及理想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美好向往。
溪上药苗齐,丰茸正堪掇。
皆能扶我寿,岂止坚肌骨。
味掩商山芝,英逾首阳蕨。
岂如甘谷士,只得香泉啜。
向老多悲恨,凄然念一丘。
岩泉终古在,风月几年游。
菌阁饶佳树,菱潭有钓舟。
不如羊叔子,名与岘山留。
幽居人世外,久厌市朝喧。
苍翠连双阙,微茫认九原。
残红映巩树,斜日照轘辕。
薄暮柴扉掩,谁知仲蔚园。
林中有奇石,仿佛兽潜行。
乍似依岩桂,还疑食野苹。
茸长绿藓映,斑细紫苔生。
不是见羁者,何劳如顿缨。
台岭生奇树,佳名世未知。
纤纤疑大菊,落落是松枝。
照日含金晰,笼烟淡翠滋。
勿言人去晚,犹有岁寒期。
闻有三株树,惟应秘阆风。
珊瑚不生叶,朱草又无丛。
未若凌云柏,常能终岁红。
晨霞与落日,相照在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