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起儒冠五十年,误身方觉为儒冠。
家贫那得连朝醉,岁歉难逢一日欢。
藜杖缚床宜足矮,木绵裁被称身宽。
功名百念如灰冷,只有诗狂不可镌。
带起儒冠五十年,误身方觉为儒冠。
家贫那得连朝醉,岁歉难逢一日欢。
藜杖缚床宜足矮,木绵裁被称身宽。
功名百念如灰冷,只有诗狂不可镌。
这首诗名为《初冬述怀》,是元末明初诗人王翰所作。诗中以第一人称叙述,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身份与生活的深刻反思。
首联“带起儒冠五十年,误身方觉为儒冠”,诗人回顾自己一生,自嘲地表示,戴上儒生的帽子已经五十年了,直到现在才意识到这顶帽子给自己带来了困扰和束缚。这里既有对自己过去追求功名利禄的反省,也暗含着对传统儒家思想的质疑。
颔联“家贫那得连朝醉,岁歉难逢一日欢”,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生活境遇。家境贫寒,难以享受连日的醉酒之乐;年成歉收,更是难得有欢乐的日子。这两句通过对比贫富、丰歉,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颈联“藜杖缚床宜足矮,木绵裁被称身宽”,描绘了诗人在贫困中的生活状态。使用简陋的藜杖作为支撑,床铺矮小,衣物宽松,这些细节反映了诗人的朴素生活和对物质的淡泊态度。
尾联“功名百念如灰冷,只有诗狂不可镌”,总结了诗人的心境。功名利禄在他心中已如灰烬般冷却,唯有诗歌的激情无法被磨灭。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执着,以及对世俗功利的超脱。
整体来看,《初冬述怀》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社会现实及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