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砌叠真相似,双竹浇培画不如。
万屋尘嚣无间断,一轩气象自清虚。
持斋欲趁龙华会,升座能翻贝叶书。
官罢亦将辞北阙,携筇先访故人居。
假山砌叠真相似,双竹浇培画不如。
万屋尘嚣无间断,一轩气象自清虚。
持斋欲趁龙华会,升座能翻贝叶书。
官罢亦将辞北阙,携筇先访故人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或僧侣对自然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自我修养。开篇"假山砌叠真相似,双竹浇培画不如"表明诗人更倾向于亲近自然,而非艺术加工后的模仿。在下一句"万屋尘嚣无间断,一轩气象自清虚"中,诗人描述了自己超脱尘世喧闹的境界,保持了一种高洁而独立的精神状态。
接下来,"持斋欲趁龙华会,升座能翻贝叶书"显示出诗人的修行生活和对佛学典籍的研习。龙华会可能指的是某个重要的宗教盛会,而贝叶书则是古印度用贝多叶制成的经书,象征着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最后两句"官罢亦将辞北阙,携筇先访故人居"表达了诗人在结束公务之后,准备离开权力中心去寻访老朋友。北阙可能指的是朝廷或官方机构,而携筇则意味着简单的出行姿态,这反映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超然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一个追求精神自在、渴望知识与自然、并重视人际关系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