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蕾迸寒葩。暖玉周遮。东风吹到宓妃家。
淡月如烟窗六槅,佩响些些。
尘迹谢繁华,梦影争差。锦衣细褶褪春霞。
肯借犀心香一点,沁入梅花。
小蕾迸寒葩。暖玉周遮。东风吹到宓妃家。
淡月如烟窗六槅,佩响些些。
尘迹谢繁华,梦影争差。锦衣细褶褪春霞。
肯借犀心香一点,沁入梅花。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仙花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水仙花在寒冷中绽放的景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小蕾迸寒葩",描绘了水仙花在严冬中勇敢绽放的情景,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暖玉周遮",以暖玉比喻水仙花的娇嫩与温润,形象地表现了花朵的质感与美感。
"东风吹到宓妃家",将水仙花比作宓妃,一位古代神话中的美丽女神,通过这一比喻,进一步提升了水仙花的神秘与高贵。"淡月如烟窗六槅,佩响些些",描绘了夜晚月色朦胧,月光透过窗户,映照在水仙花上,仿佛能听到轻盈的佩环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优雅的氛围。
"尘迹谢繁华,梦影争差",表达了诗人对繁华世界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水仙花的形象,寄托了对纯洁、简单生活的追求。"锦衣细褶褪春霞",描绘了水仙花花瓣的精致与色彩,如同华丽的锦衣,褪去春日的霞光,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最后两句"肯借犀心香一点,沁入梅花",不仅赞美了水仙花的香气,还暗示了它与梅花之间的某种联系,或许象征着不同季节的花朵之间存在着某种精神上的共鸣或传承,深化了主题,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仙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艺术感染力。
南荡书林长砌萝,碧云鞋底晒庭莎。
从今湖海须行遍,眼法虽亲要看多。
纤尘不到芰荷边,好向阑干系小船。
得句未工吟竞病,有书可读笑便眠。
老于胶扰宁中圣,暂尔萧閒即半仙。
人境两忘天地寂,一声柳外咽新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