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旱至秋田家种荞麦以补岁事》
《夏旱至秋田家种荞麦以补岁事》全文
宋 / 胡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千里还经赤地连,老农作苦也堪怜。

来牟不复歌丰岁,荞麦犹能救歉年。

山色浅深秋泼黛,田毛上下晓披绵。

天公莫遣霜如雪,赤子嗷嗷要解悬。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àhànzhìqiūtiánjiāzhǒngqiáomàisuìshì
sòng / quán

qiānháijīngchìliánlǎonóngzuòkānlián

láifēngsuìqiáomàiyóunéngjiùqiànnián

shānqiǎnshēnqiūdàitiánmáoshàngxiàxiǎomián

tiāngōngqiǎnshuāngxuěchìáoáoyàojiěxuá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干旱延续到秋季,农民们在艰难的环境中辛勤劳作的情景。"千里还经赤地连",展现出广阔的地域内干旱严重,土地贫瘠。"老农作苦也堪怜",表达了诗人对农夫苦难生活的深深同情。

"来牟不复歌丰岁","来牟"借指丰收,这里暗示了今年的歉收,与往年的丰收形成对比。"荞麦犹能救歉年",说明尽管收成不好,但荞麦作为一种耐旱作物,还能为农民提供一些缓解饥荒的希望。

"山色浅深秋泼黛,田毛上下晓披绵",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进一步渲染出农民们的艰辛,山色虽美,但并不能改变他们生活的困苦。"田毛"即田间的草木,"晓披绵"形容早晨的露水像细绵般覆盖在作物上,象征着生活的艰难和期待。

最后,诗人向天公祈求:"天公莫遣霜如雪,赤子嗷嗷要解悬",希望老天爷不要降下大霜,如同白雪覆盖,使得生活更加艰难,因为农民如同嗷嗷待哺的孩子,急需援助来度过难关。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展现了农民的艰辛,又寄托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丰收的期盼。

作者介绍
胡铨

胡铨
朝代:宋   字:邦衡   号:澹庵   籍贯: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   生辰:1102年—1180年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爱国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建炎二年(1128年),胡铨登进士第。初授抚州军事判官,他招募乡丁,助官军捍御金军。后除枢密院编修官。绍兴八年(1138年),秦桧主和,胡铨抗疏力斥,乞斩秦桧与参政孙近、使臣王伦,声振朝野。但遭除名,编管昭州,移谪吉阳军。
猜你喜欢

秋日书事贻潘少白

树色已非昨,虫声不忍闻。

乱鸦投急景,老树淰长云。

百顷青黄半,一村晴雨分。

凭阑新得句,书赠特山君。

(0)

秋日山居好十首·其二

秋日山居好,园丁贡美蔬。

燃萁酥煮豆,拗颈烂蒸壶。

菰首甜供茹,姜芽嫩漉菹。

秋来风物美,何必去吾庐。

(0)

前所咏诸花皆托物以赋者尔未若眼花乃吾身之花岂得遗乎

春去花亦去,何如见此花。

青山飞霭合,白日乱烟遮。

望月惟昏镜,看书似隔纱。

潇湘闻夜雨,此景属谁家。

(0)

题王任所藏林逋索句图·其三

千秋万古梅花树,直到咸平始受知。

若道此图真此老,何人觌面敢题诗。

(0)

和刘仙尉咏梅

垂垂一树压疏篱,最爱崚嶒鹤膝枝。

只占岁寒花尽后,不争开早与开迟。

(0)

四月一日始闻莺

最是黄莺爱绿阴,数声消遣别春心。

傍人只把莺花并,不道花时却懒吟。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