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诗·其三》
《杂诗·其三》全文
宋 / 沈辽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身世日泯泯,譬彼一毫轻。

胡为饿首阳,不必造承明。

达人不言命,耻向宠辱惊。

不为槛下虎,即作林中麖。

悯悯欲夸俗,皎皎还为名。

卜筮虽小艺,逸哉严君平。

(0)
鉴赏

这首诗《杂诗(其三)》由宋代诗人沈辽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对人生、命运、达观态度以及个人选择的深刻洞察。

首句“身世日泯泯,譬彼一毫轻”描绘了人生的平凡与微不足道,如同微尘般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渐消逝。接着,“胡为饿首阳,不必造承明”则提出了对追求功名利禄的质疑,暗示了作者对于传统价值观的反思。接下来的“达人不言命,耻向宠辱惊”表达了达人的智慧——他们不被命运所束缚,也不因外界的赞誉或批评而动摇内心。

“不为槛下虎,即作林中麖”运用比喻,进一步阐述了面对困境时的态度选择,无论是成为困于笼中的猛虎,还是成为自由自在的鹿,都取决于个人的选择和心态。这反映了作者对自由与自我实现的向往。

“悯悯欲夸俗,皎皎还为名”揭示了社会风气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人们往往为了迎合世俗而做出违背本心的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追求。最后,“卜筮虽小艺,逸哉严君平”以严君平为例,说明即使从事看似微不足道的职业,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命运、个人选择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由、达观、高尚人格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体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哲学思考和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沈辽

沈辽
朝代:宋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猜你喜欢

再和坡公岁暮三诗·其二别岁

六骥驰九衢,骥驶影反迟。

如何岁月徂,有骥莫能追。

曰余结发来,意广心无涯。

下言砥媚学,上言匡危时。

鼎鼎三十年,不慕轻与肥。

所以濩落久,亦无老大悲。

我如主人留,岁如行客辞。

愿同松柏坚,庶免蒲柳衰。

(0)

咏史二十四首·其二十四

越王战笠泽,两翼分精兵。

还忆会稽时,此曹多未生。

丁年怀大辱,白首定雄名。

蚩蚩燕太子,剋期遣荆卿。

(0)

咏史二十四首·其二

至治合柔德,大渊何油油。

吾观五千言,精意良可求。

孝文尚清净,我人以和休。

绂冕事上帝,几杖怀诸侯。

轻税道则貉,偃兵世如周。

云门虽未作,函夏憺忘忧。

谁欤用赵张,网密仍吞舟。

(0)

和九日閒居

羁心如秋草,方枯已旋生。

良辰过我前,端忧乃无名。

厉厉惊飙严,皑皑山雪明。

朔雁流寒影,边鞞动悲声。

古之豪俊人,感此多促龄。

我独胡为尔,樽开且徐倾。

平吟怀惠连,默对思公荣。

知音不在侧,何以诉中情。

愿为双飞鸿,羽翼不可成。

(0)

和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中口号

岁暮多烈风,同云复冥冥。

邅回百里间,亦似千里情。

忆我寒梅花,兹晨笑柴荆。

喧啾下鸟雀,剥啄来友生。

岂知孤篷下,一笑双眼明。

决决文凘流,遥遥岩岫平。

舟重既晨发,路迷且宵征。

所欣丰岁祥,农鳸可以耕。

兼悲冻死骨,不见蔓草萦。

一觞酬袁安,愧尔千秋名。

(0)

和饮酒二十首·其十九

我友两三人,夭枉皆未仕。

覃思颇追古,苦节洵求已。

彼贻君房言,我怀贡公耻。

何知弹指间,相率赴蒿里。

使我为涂人,学问失纲纪。

老骥疲欲休,脩畛浩无止。

俯仰百虑煎,耿耿或可恃。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