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世日泯泯,譬彼一毫轻。
胡为饿首阳,不必造承明。
达人不言命,耻向宠辱惊。
不为槛下虎,即作林中麖。
悯悯欲夸俗,皎皎还为名。
卜筮虽小艺,逸哉严君平。
身世日泯泯,譬彼一毫轻。
胡为饿首阳,不必造承明。
达人不言命,耻向宠辱惊。
不为槛下虎,即作林中麖。
悯悯欲夸俗,皎皎还为名。
卜筮虽小艺,逸哉严君平。
这首诗《杂诗(其三)》由宋代诗人沈辽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对人生、命运、达观态度以及个人选择的深刻洞察。
首句“身世日泯泯,譬彼一毫轻”描绘了人生的平凡与微不足道,如同微尘般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渐消逝。接着,“胡为饿首阳,不必造承明”则提出了对追求功名利禄的质疑,暗示了作者对于传统价值观的反思。接下来的“达人不言命,耻向宠辱惊”表达了达人的智慧——他们不被命运所束缚,也不因外界的赞誉或批评而动摇内心。
“不为槛下虎,即作林中麖”运用比喻,进一步阐述了面对困境时的态度选择,无论是成为困于笼中的猛虎,还是成为自由自在的鹿,都取决于个人的选择和心态。这反映了作者对自由与自我实现的向往。
“悯悯欲夸俗,皎皎还为名”揭示了社会风气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人们往往为了迎合世俗而做出违背本心的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追求。最后,“卜筮虽小艺,逸哉严君平”以严君平为例,说明即使从事看似微不足道的职业,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命运、个人选择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由、达观、高尚人格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体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哲学思考和生活态度。
六骥驰九衢,骥驶影反迟。
如何岁月徂,有骥莫能追。
曰余结发来,意广心无涯。
下言砥媚学,上言匡危时。
鼎鼎三十年,不慕轻与肥。
所以濩落久,亦无老大悲。
我如主人留,岁如行客辞。
愿同松柏坚,庶免蒲柳衰。
羁心如秋草,方枯已旋生。
良辰过我前,端忧乃无名。
厉厉惊飙严,皑皑山雪明。
朔雁流寒影,边鞞动悲声。
古之豪俊人,感此多促龄。
我独胡为尔,樽开且徐倾。
平吟怀惠连,默对思公荣。
知音不在侧,何以诉中情。
愿为双飞鸿,羽翼不可成。
岁暮多烈风,同云复冥冥。
邅回百里间,亦似千里情。
忆我寒梅花,兹晨笑柴荆。
喧啾下鸟雀,剥啄来友生。
岂知孤篷下,一笑双眼明。
决决文凘流,遥遥岩岫平。
舟重既晨发,路迷且宵征。
所欣丰岁祥,农鳸可以耕。
兼悲冻死骨,不见蔓草萦。
一觞酬袁安,愧尔千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