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谯火别然犀,蝶梦华胥一样齐。
范蠡有船千顷月,商山无伴一枝藜。
人间胜事知俱幻,世外良缘渐不迷。
桂树玉堂留懿业,便应随意步丹梯。
谁知谯火别然犀,蝶梦华胥一样齐。
范蠡有船千顷月,商山无伴一枝藜。
人间胜事知俱幻,世外良缘渐不迷。
桂树玉堂留懿业,便应随意步丹梯。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人生与世外桃源的向往与思考。首联“谁知谯火别然犀,蝶梦华胥一样齐”运用了典故,谯火与然犀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事物,这里借以表达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而“蝶梦华胥”则引自庄子的《逍遥游》,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超越。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世界的深刻洞察。
颔联“范蠡有船千顷月,商山无伴一枝藜”中,“范蠡有船千顷月”借用范蠡泛舟五湖的典故,象征着远离尘嚣、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状态;“商山无伴一枝藜”则是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藜杖是古代隐士常用的行旅工具,此处暗示诗人向往一种简单、自在的生活方式。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范蠡与隐士的生活,表达了对不同生活方式的思考和选择。
颈联“人间胜事知俱幻,世外良缘渐不迷”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人间的种种美好与缘分在诗人看来都是虚幻的,只有超越世俗,才能找到真正的内心平静与满足。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的辩证看法,以及对精神层面追求的重视。
尾联“桂树玉堂留懿业,便应随意步丹梯”以桂树和玉堂象征高洁的品质与美好的事业,表达了诗人希望在精神上有所建树的愿望。同时,“随意步丹梯”则暗示着诗人渴望达到一个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过着自由自在、充满灵性的生活。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理想的独特感悟和追求。
惊湍流不极,夜度识云岑。
长带溪沙浅,时因山雨深。
方同七里路,更遂五湖心。
揭厉朝将夕,潺湲古至今。
花源君若许,虽远亦相寻。
望远思归心易伤,况将衰鬓偶年光。
时攀芳树愁花尽,昼掩高斋厌日长。
甘比流波辞旧浦,忍看新草遍横塘。
因君赠我江枫咏,春思如今未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