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白水花红,江空草烟暝。
閒鸥忽惊去,见此孤蚱蜢。
吐沫禁无声,卑飞水中影。
虫沙与猿鹤,由来未深省。
露白水花红,江空草烟暝。
閒鸥忽惊去,见此孤蚱蜢。
吐沫禁无声,卑飞水中影。
虫沙与猿鹤,由来未深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江边景象。首句“露白水花红”以露珠的洁白和水花的鲜艳对比,营造出清晨的清新与生机。接着,“江空草烟暝”则通过“江空”和“草烟暝”的描绘,展现出江面的辽阔与草丛的朦胧,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
“閒鸥忽惊去,见此孤蚱蜢”,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动态与静态的对比,通过“閒鸥”的悠闲与“孤蚱蜢”的孤独形成映衬,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鸥鸟的突然惊飞,打破了这份宁静,同时也引出了“孤蚱蜢”的存在,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
“吐沫禁无声,卑飞水中影”,这两句诗细腻地刻画了蚱蜢的动作与姿态。蚱蜢吐沫时的细微声响被诗人巧妙地处理为“无声”,强调了蚱蜢动作的轻盈与自然,同时通过“水中影”的描写,展现了蚱蜢在水面留下的短暂痕迹,增加了画面的动态美感。
最后,“虫沙与猿鹤,由来未深省”,诗人借物抒情,将蚱蜢、虫沙、猿鹤等自然界的生物置于一个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中,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自然永恒的思考。这句话暗示了自然界中的生命虽微小却各有其存在的意义,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江边自然景色的美丽与生命的多样,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青松如舞蛟,白云如游龙。
龙游化甘雨,与世为年丰。
蛟舞散清影,利爪拿高穹。
二者无限奇,尽入幽人宫。
幽人室悬磬,隐约松云中。
松秀悦耳目,云生荡心胸。
读书坐云石,鼓琴杂松风。
无往不自得,深喜世虑空。
披云采松花,何啻食万钟。
万钟食有尽,松花味无穷。
松云幸无恙,天地同始终。
扶筇一相顾,摩云抚孤松。
问松几何年,适与云会同。
松静了不言,云去寻无踪。
回首万峰顶,但见山重重。
延年有术,飧古松根下,茯苓千岁。
纵是延年如何益,命也道之将废。
思古之人,词章节行,杲杲行当世。
遗风流韵,渊然尚有余味。
无奈先哲凋零,后生坦率,多以儒为戏。
每笑唐人书不读,直把黄金买贵。
山泽奇才,云林真隐,没齿何曾遇。
人生如梦,江流日夜东去。
染黛浮空,凝妆伫远,数峰底事含颦。
十样新眉,从他雨抹烟匀。
龙绡便面宜歌舞,看亭亭、玉骨冰神。
几销魂,翠被余香,锦瑟清尘。
如今归去湖山畔,对一川平野,一片闲云。
两两渔舟,相过桂渚兰津。
谁将玉斧修明月,柰琼楼、高处无人。忆王孙。
芳草江南,暗鴂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