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飘然有俊才,此台翻觉在尘埃。
江淮浩渺洲渚没,凤鸟寂寥鸿雁来。
时事不言惟拄笏,书生无用且衔杯。
生平自厌胸中窄,万里霜天一日开。
公子飘然有俊才,此台翻觉在尘埃。
江淮浩渺洲渚没,凤鸟寂寥鸿雁来。
时事不言惟拄笏,书生无用且衔杯。
生平自厌胸中窄,万里霜天一日开。
公子飘然有俊才,诗人以此赞美某位公子之才华横溢,但感叹其才能未能展现,如同尘埃中的珍珠。这两句通过对公子的赞誉和对现实的慨叹,表现了诗人对人才难以得到施展的感慨。
此台翻觉在尘埃。这里的“此台”指的是凤凰台,这里暗含着凤凰台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如今已被尘埃覆盖,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当下时局的感慨。
江淮浩渺洲渚没,凤鸟寂寥鸿雁来。江淮一带宽广而深远,洲渚之美也随之湮灭不见。凤凰不再显现,只有孤独的鸿雁飞过,这两句以壮丽的景象描绘出一个时代的凋零和寂寞。
时事不言惟拄笏,书生无用且衔杯。诗人面对着纷扰复杂的时局,却选择了沉默,只是握着笔杆;而书生则显得无用,只好拿着酒杯装模作样。这两句通过诗人的沉默和书生的无奈,表达了知识分子在乱世中的困顿与无力感。
生平自厌胸中窄,万里霜天一日开。诗人自我反省,觉得自己的胸怀过于狭窄,无法容纳广大的抱负和理想;但愿意像那万里的霜天在某一日突然开朗,希望有一天能突破限制,展现才华。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个人才能的自我期许与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