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潭寒水翠如苔,日暮搴萝俯涧隈。
投绠漫言浮海出,荡舟刚及隔岩回。
泉飞暗作千山瀑,龙去先从二月雷。
不饮何须愁笑客,桃花洞口未曾开。
石潭寒水翠如苔,日暮搴萝俯涧隈。
投绠漫言浮海出,荡舟刚及隔岩回。
泉飞暗作千山瀑,龙去先从二月雷。
不饮何须愁笑客,桃花洞口未曾开。
这首明代诗人王稚登的《龙湫》描绘了一幅幽深而神秘的山水画面。首句“石潭寒水翠如苔”,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潭水的清澈与翠绿,仿佛潭底生满了青苔,给人以冷寂之感。次句“日暮搴萝俯涧隈”则通过日暮时分采摘藤蔓的动作,展现出诗人独自探寻幽境的场景,涧边的弯曲小径更显其僻静。
第三句“投绠漫言浮海出”中的“绠”是绳索,诗人投掷绳索仿佛想要探索深潭的秘密,暗示着龙湫的深邃。然而,“漫言浮海出”又暗示这可能只是徒劳,龙湫之水并未轻易溢出。第四句“荡舟刚及隔岩回”进一步描绘了舟行的艰难,船只能在两岸峭壁间曲折往返。
第五句“泉飞暗作千山瀑”描绘了泉水飞溅,形成瀑布的壮观景象,即使在暗中也能感受到其磅礴气势。最后一句“龙去先从二月雷”借雷声暗示龙的传说,增添了神秘色彩,同时也点明了时间——二月,春雷初响,为龙的离去增添了几分诗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龙湫的自然之美以及其中蕴含的神秘力量,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未知的探索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恼烟撩露。
留我须臾住。
携手藕花湖上路。
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
随群暂遣愁怀。
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冬晴无雪。
是天心未肯,化工非拙。
不放玉花飞堕地,留在广寒宫阙。
云欲同时,霰将集处,红日三竿揭。
六花翦就,不知何处施设。
应念陇首寒梅,花开无伴,对景真愁绝。
待出和羹金鼎手,为把玉盐飘撒。
沟壑皆平,乾坤如画,更吐冰轮洁。
梁园燕客,夜明不怕灯灭。
鹅毛细翦,是琼珠密洒,一时堆积。
斜倚东风浑漫漫,顷刻也须盈尺。
玉作楼台,铅镕天地,不见遥岑碧。
佳人作戏,碎揉些子抛掷。
争奈好景难留,风僝雨僽,打碎光凝色。
总有十分轻妙态,谁似旧时怜惜。
担阁梁吟,寂寥楚舞,笑捏狮儿只。
梅花依旧,岁寒松竹三益。
斜风细雨作春寒。
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
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
水云间,俏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
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