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重光,年重时。
七十二候回环推,天官玉琯灰剩飞。
今岁何长来岁迟,王母移桃献天子。
帝重光,年重时。
七十二候回环推,天官玉琯灰剩飞。
今岁何长来岁迟,王母移桃献天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名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其十三)闰月》。诗中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季节更替的主题,同时也蕴含着对神话传说的一种艺术加工。
“帝重光,年重时。” 这两句开篇即设定了一种宏大而庄严的氛围,“帝”指的是皇帝或天帝,而“重光”则象征着权力与时间的双重压迫。诗人通过这种表达,强调了时间的重要性和不可逆转。
“七十二候回环推,天官玉琯灰剩飞。” 这里写到了农历中七十二个小气候的更迭,以及宇宙运行中的自然规律。“天官玉琯”形象地描绘了天空中星辰的移动,而“灰剩飞”则是对时间流逝后留下的痕迹的一种形象表达。
“今岁何长来岁迟,王母移桃献天子。” 这两句诗引入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元素——王母娘娘和她的仙桃。诗人通过这一描绘,既展示了时间的主观感受(即一年似乎过得很快或很慢),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永恒美好与神圣权力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李贺超凡脱俗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