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明乃是光,于暗义斯堕。
曰暗实无光,试向虚室坐。
光固有恒性,明暗无不可。
明光灭暗生,暗光灭明作。
生灭岂涉光,如是薪传火。
曰明乃是光,于暗义斯堕。
曰暗实无光,试向虚室坐。
光固有恒性,明暗无不可。
明光灭暗生,暗光灭明作。
生灭岂涉光,如是薪传火。
此诗以“光”与“暗”的对比,探讨了事物的相对性和变化之道。诗人通过“明”与“暗”的转换,寓意人生境遇的起伏和变化,强调了事物本质的不变性与变化过程中的相对性。诗中“生灭岂涉光,如是薪传火”,形象地描绘了事物在不断更替中保持其内在本质,如同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整诗寓理于象,借物喻人,展现了深邃的哲思与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洞察。
仆本二陵徒,英豪多人要。
角氐良家儿,期门恶年少。
身纡丈二组,手擎尺一诏。
问子行何去,高帆舣江干。
今夜杯酒别,明朝江水边。
莓莓看细雨,漠漠视浓烟。
飒洒八铜箭,低昂五会船。
欲知故人者,江南共采莲。
悒然心不乐,跨马出城壕。
观涛看白鹭,望草见青袍。
青袍行中把,蔽草覆平野。
公子不垂堂,纷纷故交者。
肘悬辟邪印,屋曜鸳鸯瓦。
翩翩流水车,萧萧曳练马。
是时君别我,青莎没马蹄。
连连文蚕茧,鹥鹥伺朝鸡。
今日予怀友,积恨满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