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乎敬矣,恭事上灵。昭教国祀,肃肃明明。
有牲有涤,有洁在俎。以荐王衷,以答神祜。
陟配在京,降德在民。奔精望夜,高燎伫晨。
皇乎敬矣,恭事上灵。昭教国祀,肃肃明明。
有牲有涤,有洁在俎。以荐王衷,以答神祜。
陟配在京,降德在民。奔精望夜,高燎伫晨。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祭祀仪式的庄重与虔诚。开篇“皇乎敬矣,恭事上灵”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与恭敬之心。接着“昭教国祀,肃肃明明”则强调了祭祀活动的庄严与光明。通过“有牲有涤,有洁在俎”描述了祭祀中供奉祭品的洁净与仪式的严谨。
“以荐王衷,以答神祜”表明了通过祭祀向神灵表达诚挚的心意,并祈求神灵的保佑。而“陟配在京,降德在民”则体现了祭祀活动不仅是为了神灵,更是为了国家与民众的福祉。
最后,“奔精望夜,高燎伫晨”描绘了人们在夜晚奔走祈愿,等待清晨的祭祀火焰,表现了人们对神灵的深切期待与崇敬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生动展现了古代祭祀仪式的神圣与庄严,以及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与虔诚之心。
句芒司春懦不职,纵使玄冥氧凌轹。
三冬肃杀归尔时,长物岂容长凛慄。
北风吹水冰成梁,急雷盖地云翻墨。
坐令贫士高掩扃,安得重裘代絺绤。
春泥漫漫薪不属,破灶无烟愁四壁。
饥吟拥鼻涕流澌,皲指结衣僵欲直。
水南水北多高士,去作达官金马客。
朱门碧瓦照通都,耻著麻衣羡狐白。
问余何为不录录,反老抱关守甔石。
十日春寒何所觊,坐想朝阳生屋隙。
愿将挟纩同斯人,杜陵大厦无由得。
南荣炙背直万钱,燠燠此衣安且吉。
言登嵩高峰,结束两芒屩。
摄衣上天梯,股栗战荦确。
不知几流汗,跃出万仞壑。
刚风被太虚,尘世俯下浊。
依稀两仙童,遗我一丸药。
平生井底蛙,未见宇宙廓。
四维忽骞举,小知为磅礴。
得穷恢谲眼,赖有腾趠脚。
东观扶桑升,北瞰天河落。
长须议雄尊,培塿眇庐霍。
望之翛然,冰枯而天粹。即之渊然,云闲而水止。
意坐石而情无住著,故杖瘦藤而欲起。
人言即俗复即真,出尘之相加冠巾。
非因引法忤圣主,我宗僧俗两不存。
五位正宗将仆地,以手挈之阅人世。
屹然万仞捍狂澜,荷负大法当如是。
纷纷鄙夫拜公像,譬如蝼蚁见龙象。
惊魂已化千微尘,岂特形容先沮丧。
火刀直裰谁得之,醉李故时捕鱼师。
岭梅已熟莫咬破,核子乞与宁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