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小孤山二首·其二》
《寄题小孤山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梅花种子无穷尽,和靖何曾占断休。

若向鼻端参得透,孤山不必在杭州。

(0)
翻译
梅花的种子多得数不清,林和靖又怎能独自占有呢。
如果能深入理解梅花的芬芳,那么即使不在杭州的孤山,也能感受到它的香气。
注释
无穷尽:形容数量极多,没有尽头。
和靖:指北宋诗人林逋,字和靖,以梅妻鹤子著称。
占断休:独占,垄断。
鼻端:鼻子前端,这里指嗅觉。
孤山:杭州西湖的一座著名山峰,林逋曾在此隐居。
不必:不需要,即使不。
在杭州:地理位置,强调感受梅花并不局限于某个地方。
鉴赏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寄题小孤山二首(其二)》。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梅花和自然景观的深刻情感以及他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梅花种子无穷尽" 这句表达了梅花繁殖力强、生命力旺盛的特点,暗示着诗人对于生命力的赞美和对自然界无尽生机的认同。同时,这也是对个人精神或思想不断传承的一种比喻。

"和靖何曾占断休" 这句话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内心平静、不为世俗所扰的追求。他认为这种精神状态不是短暂的,而是持续且恒久的,体现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的向往。

"若向鼻端参得透" 这一句用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如果一个人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抽身出来,就能感受到更为深远的真理或美好。这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个人修养和精神境界提升的追求。

"孤山不必在杭州" 最后一句则是在说,即使是著名的美景如杭州的小孤山,如果内心已经达到了某种层次,那么这种美好便无处不在,不需要特定之地来寻找。这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物我两忘的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梅花和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力、内心平静和精神境界提升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超越世俗束缚、达到精神自由状态的向往。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赠汝戡·其二

天家大事万年筹,龟坎蜗庐足自谋。

解道安危诸老在,如今杞国费谁忧。

(0)

苦雨

沈沈山县雨,霢霢熟梅天。

对食心先饱,摊书坐屡迁。

蚁檐皆见垤,蜗壁半涂涎。

不出池塘蛤,殷勤伴独眠。

(0)

忆孙

念汝兄弟好,别来谁解颐。

应门相唤客,逢食各呼伊。

是出牵衣问,今归掷果迟。

太平仍可待,老少定欢随。

(0)

四言诗十六首·其四

龟之刳肠,非壳灵为。麝之决腹,非脐香异。

灵自去灵,保其壳易。香自去香,固其脐至。

藏用则宜,去贤乃智。

(0)

除夕

羽檄无虚日,惊心是岁除。

徒怀千古恨,未上一封书。

稚子非乡语,京华是我庐。

天涯悲独客,不觉赋归与。

(0)

斸笋

春霁一林青,江雷忽有声。

土惊苔面破,候促竹胎生。

带月呼童斸,烧灯与客烹。

齿龈新味得,和句嚼来清。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