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幽默以三月兮,深林潜居。时岁忽兮,孤愤遐吟。
谁知我心,孺子孺子,其可与理分。
独幽默以三月兮,深林潜居。时岁忽兮,孤愤遐吟。
谁知我心,孺子孺子,其可与理分。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独幽默以三月兮,深林潜居"表达了诗人独自在深邃的森林中度过清明时节的心境。"时岁忽兮,孤愤遐吟"则透露出诗人对时间流逝和内心孤独情感的慨叹。
而"谁知我心,孺子孺子,其可与理分"这几句话,是诗人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复杂和深沉,以及这种情感难以被他人理解。这里的"孺子"可能是对某种纯真、无暇之物的比喻,强调了诗人感情的真挚和不易解释。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种超然于世俗纷扰的心灵状态。诗中既有对孤独生活的享受,也有对内心世界无法言说的无奈。
飞梅收宿润,晓气含晴晖。
摩挲铁如意,一笑千里期。
江山信如昨,兴废良可悲。
执手言远别,念当何时归。
利害况同途,举足皆危机。
爰陈素履戒,为诵行路诗。
行行重回首,莫忘孤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