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来书不至,月照独眠房。
贱妾多愁思,不堪秋夜长。
雁来书不至,月照独眠房。
贱妾多愁思,不堪秋夜长。
这首诗是唐代的一首词作,虽然具体的作者不详,但从其内容和风格来看,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遥远所思之人的渴望。
“雁来书不至”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中的主旨——期待而未到的信息。古代通信不便,鸿雁传书是人们常用的方式,但这里的书信迟迟不到,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月照独眠房”则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夜晚场景,明亮的月光洒在空荡荡的卧室里,烘托出了诗人的寂寞与凄清。这里的“独眠”,不仅是身体上的孤单,更是心灵上的孤独。
“贱妾多愁思”中,“贱妾”自谦之词,表明了诗人在社会地位上的卑微,同时也透露出其内心深处的忧虑和哀怨。“不堪秋夜长”则是这种愁思的具体体现。秋夜本就容易引起人们的感伤,加之孤独与不安,诗人的情绪自然更加低落。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古代女性在长期等待中所承受的心灵煎熬。这种深沉的情感表达,不仅是个人之悲,更映照出时代背景下的共同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