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干崇盘盘,灵区结木兰。
山惟向北迥,节应当秋寒。
猎场深益佳,兴安真兴安。
林有落叶松,兽多大角羱。
鹿鸣哨可至,雁飞俯以看。
漠南昔王庭,海西今材官。
相于奉时狝,乐志馀清欢。
念兹匪易致,永言思其艰。
大干崇盘盘,灵区结木兰。
山惟向北迥,节应当秋寒。
猎场深益佳,兴安真兴安。
林有落叶松,兽多大角羱。
鹿鸣哨可至,雁飞俯以看。
漠南昔王庭,海西今材官。
相于奉时狝,乐志馀清欢。
念兹匪易致,永言思其艰。
这首诗描绘了兴安地区的壮丽景色和丰富的自然生态,以及在此地进行狩猎活动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主义色彩和历史感。
首先,“大干崇盘盘,灵区结木兰”,开篇即以“大干”形容兴安地区广袤的森林,以“崇盘盘”描绘其连绵起伏的山脉,而“灵区结木兰”则点明了这里不仅自然景观壮观,还蕴含着神秘与灵气,木兰花的盛开更增添了这里的生机与美丽。
接着,“山惟向北迥,节应当秋寒”,进一步描述了兴安地区的地理特征和季节变化,山势向北延伸,秋天的寒冷气息弥漫,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宁静的氛围。
“猎场深益佳,兴安真兴安”,表达了对兴安作为理想狩猎场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强调了这个地方的独特性和珍贵性。
“林有落叶松,兽多大角羱”,通过具体的植物(落叶松)和动物(大角羱羊)形象,展现了兴安森林的丰富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鹿鸣哨可至,雁飞俯以看”,描绘了鹿群在林间鸣叫,哨声能够吸引它们聚集,雁群在空中飞翔,俯瞰下方的景象,这些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
“漠南昔王庭,海西今材官”,将兴安的历史背景融入诗中,暗示这里曾是古代游牧民族的活动区域,如今则是训练士兵的地方,体现了地域的变迁与文化的传承。
“相于奉时狝,乐志馀清欢”,表达了诗人参与狩猎活动的乐趣,以及在自然中寻求精神愉悦的愿望。
最后,“念兹匪易致,永言思其艰”,表达了对兴安地区独特魅力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探索与保护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兴安地区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