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碗轻抛入钓船,夜寒侵被不成眠。
近传奏疏三千牍,今见新诗十二篇。
故国音书凭过雁,江城烽火照晴天。
移舟铁瓮城边去,信与名山旧有缘。
金碗轻抛入钓船,夜寒侵被不成眠。
近传奏疏三千牍,今见新诗十二篇。
故国音书凭过雁,江城烽火照晴天。
移舟铁瓮城边去,信与名山旧有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卫泾的作品,名为《次韵高仲贻赠别》。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夜无法入睡,与外界交流的情形,以及对故乡书信和边关烽火的描绘。
金碗轻抛入钓船,这一句表达了诗人的生活场景,可能是在水上钓鱼,但心境并不宁静。"夜寒侵被不成眠"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寡寝之苦,这种寂寞可能来源于对外部世界的关注和内心的忧虑。
"近传奏疏三千牍,今见新诗十二篇"显示了诗人对于政治信息的敏感,以及文学创作上的勤奋与成果。三千牍的奏疏可能是朝廷中的重要文件,而十二篇新诗则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
"故国音书凭过雁,江城烽火照晴天"中,“故国音书”让人想象到诗人通过信件与远方的家乡保持联系,这种联系在战乱频仍的年代显得尤为珍贵。而“江城烽火照晴天”则描绘了一幅边关动荡、战争氛围浓厚的画面。
最后,"移舟铁瓮城边去,信与名山旧有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感受以及内心的向往。铁瓮城可能是诗人即将前往的地方,而“信与名山旧有缘”则暗示着诗人与某座名山之间的情感联结。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以及对外部世界的观察与内心的思考。
寒风吹林木,萧萧不忍听。
昔年亲与友,今日半凋零。
我忆陈无已,壮岁能穷经。
据案探坟典,永昼长掩扃。
秋风欣折桂,鹏方奋南溟。
讵期寿不永,赍志归幽冥。
忆我初定婚,其时始十龄。
岳翁黄叔度,一面眼垂青。
相随侍京邸,训诲时亲聆。
贤梓更爱我,感之常镌铭。
泰山忽然颓,恸哭思仪型。
别来曾几时,音讯方欣聆。
岂料溘然逝,身后遗伶仃。
复忆高达夫,玉树立亭亭。
训我以正语,如钟警梦醒。
一朝相永诀,延寿无参苓。
祗今顽钝时,谁复为磨硎。
古人去已远,知己如晨星。
夜深思颜色,悲风吹素屏。
魂兮不可招,怀旧心怆恻。
涕泗流泠泠,枫林青复青。
《岁暮杂感·其四》【清·林占梅】寒风吹林木,萧萧不忍听。昔年亲与友,今日半凋零。我忆陈无已,壮岁能穷经。据案探坟典,永昼长掩扃。秋风欣折桂,鹏方奋南溟。讵期寿不永,赍志归幽冥。忆我初定婚,其时始十龄。岳翁黄叔度,一面眼垂青。相随侍京邸,训诲时亲聆。贤梓更爱我,感之常镌铭。泰山忽然颓,恸哭思仪型。别来曾几时,音讯方欣聆。岂料溘然逝,身后遗伶仃。复忆高达夫,玉树立亭亭。训我以正语,如钟警梦醒。一朝相永诀,延寿无参苓。祗今顽钝时,谁复为磨硎。古人去已远,知己如晨星。夜深思颜色,悲风吹素屏。魂兮不可招,怀旧心怆恻。涕泗流泠泠,枫林青复青。
https://shici.929r.com/shici/ljmm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