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烂漫鸟间关,白首不知行路艰。
道上儿童频指点,先生天上载书还。
山花烂漫鸟间关,白首不知行路艰。
道上儿童频指点,先生天上载书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间行旅图景。首句“山花烂漫鸟间关”,以“烂漫”二字形容山花盛开的绚烂景象,与“鸟间关”巧妙结合,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旅途中的美妙与宁静。次句“白首不知行路艰”,通过“白首”这一形象,既指年迈的行者,也暗含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反衬出行者对艰难险阻的无畏与淡然。
后两句“道上儿童频指点,先生天上载书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儿童的“频指点”不仅增添了旅途的趣味,也象征着知识的传递与未来的希望。而“先生天上载书还”的描述,则赋予了行者崇高的地位和使命,他不仅是一位行走于世间的学者,更是在知识与智慧的天空中遨游的探索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以及对知识追求的不懈精神。
平生未信离愁苦。放他片帆西去。
三叠阳关,一杯浊酒,做就此番情绪。
劝君莫醉,怕今夜醒来,我侬行矣。
风晓月残,江浔负手向何处。天涯知是归路。
奈东劳西燕,辽绝如许。
满地干戈,满天风雪,耐否客途滋味。
几多心事,算只有凄凉,背人无语。
待取见时,一声声诉汝。
果林翠晚山深,梅肥时节初过了。
洞庭平望,东溪胜处,烂晴垂晓。
肤拟云腴,皮兼沙白,核夸单好。
自蜀都赋罢,唐宫帖后,谁误写,琵琶稿。
天与蜡兄名早。胜寻常、许多梨枣。
经霜涤蕊,凭薰酿实,甜香满抱。
千树黄金,但愁摘尽,园丁偷饱。
忆板桥西去,隔花门闭,有才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