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边陌上,看如画一抹,层层绿绮。
轻暖轻寒时最好,荡飏碧波新水。
嫩叶梳烟,软条掠雨,细细丝难理。
瘦腰半捻,如何载得春起。
最爱柔态纤盈,向人绰约,摇曳欺桃李。
寒食未过刚二月,小似簸钱年纪。
别馆休攀,离亭莫折,留取东风里。
谁吹羌笛,有人愁正无已。
桥边陌上,看如画一抹,层层绿绮。
轻暖轻寒时最好,荡飏碧波新水。
嫩叶梳烟,软条掠雨,细细丝难理。
瘦腰半捻,如何载得春起。
最爱柔态纤盈,向人绰约,摇曳欺桃李。
寒食未过刚二月,小似簸钱年纪。
别馆休攀,离亭莫折,留取东风里。
谁吹羌笛,有人愁正无已。
这首《念奴娇·新柳》描绘了春天里新柳的美丽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柳树在春日里的生机与活力。
开篇“桥边陌上,看如画一抹,层层绿绮”,描绘了柳树在桥边、田间形成的绿色画卷,层次分明,如同精美的织锦。接着“轻暖轻寒时最好,荡飏碧波新水”,写出了春日里温暖而略带凉意的天气,新水荡漾,与柳树相映成趣。
“嫩叶梳烟,软条掠雨,细细丝难理”三句,通过“梳烟”、“掠雨”、“细丝难理”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柳叶在晨雾中的轻柔姿态和柳枝在雨水中的轻拂之感,展现了柳树的柔美与细腻。
“瘦腰半捻,如何载得春起”两句,以拟人的手法,将柳树比作婀娜多姿的女子,其腰肢轻盈,仿佛能承载起初春的生机与活力。
“最爱柔态纤盈,向人绰约,摇曳欺桃李”三句,进一步赞美了柳树的柔美姿态,不仅绰约动人,甚至在春风吹拂下,其摇曳的姿态都胜过了桃李。
“寒食未过刚二月,小似簸钱年纪”两句,点明时节,以“寒食”和“二月”暗示时间,同时以“簸钱年纪”比喻柳树的幼小,形象生动。
“别馆休攀,离亭莫折,留取东风里”三句,表达了对柳树的爱护之情,希望人们不要攀折,而是让它留在春风中,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最后,“谁吹羌笛,有人愁正无已”两句,以羌笛声引出愁绪,与前文的美景形成对比,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新柳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