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峰何代得僧名,翘首徒深仰止情。
月上一轮虽见相,泉驱万壑不闻声。
影分紫玉低群岳,势入丹霄控太清。
为问何人窥绝顶,山根时有白云生。
此峰何代得僧名,翘首徒深仰止情。
月上一轮虽见相,泉驱万壑不闻声。
影分紫玉低群岳,势入丹霄控太清。
为问何人窥绝顶,山根时有白云生。
这首明代诗人释今鸷的《望长老峰》,以“望”字贯穿全篇,描绘了对长老峰的仰慕之情与深刻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到见解和心灵的触动。
首联“此峰何代得僧名,翘首徒深仰止情”,开篇即以疑问引入,峰名由来未详,却引得诗人仰望不已,表达了对长老峰的崇敬之情。颔联“月上一轮虽见相,泉驱万壑不闻声”,通过月光与泉水的对比,展现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月光照耀下,峰峦清晰可见,而山间溪流潺潺,却听不到声音,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
颈联“影分紫玉低群岳,势入丹霄控太清”,进一步描绘了长老峰的壮丽景象。峰影如同紫色的玉石般高耸,俯瞰群山,其气势直入云霄,掌控着一片清朗的天空,展现出长老峰的雄伟与威严。
尾联“为问何人窥绝顶,山根时有白云生”,诗人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攀登绝顶者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虽未能亲临其境,但心中已有所感。山脚下常有白云生起,象征着长老峰的神秘与不可测,也寓意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整首诗通过对长老峰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感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