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底含愁雪里芳,琉璃叶映小何郎。
世人竞重熏笼锦,子素何曾怯瑞香。
雨底含愁雪里芳,琉璃叶映小何郎。
世人竞重熏笼锦,子素何曾怯瑞香。
这首诗《林下十二子诗·丁子素》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对“丁子素”这一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女子独特品质的赞美与欣赏。
首句“雨底含愁雪里芳”,以“雨底”和“雪里”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哀愁的氛围,同时“芳”字点明了女子的美丽与高洁,仿佛在风雨中依然绽放的花朵,虽处逆境而不失其本色。
次句“琉璃叶映小何郎”,通过比喻将女子比作“小何郎”,以“琉璃叶”形容她的服饰或气质,既显现出其外表的华美,又暗示着她如同琉璃般纯净无瑕,映照出周围环境的高雅与和谐。
后两句“世人竞重熏笼锦,子素何曾怯瑞香”,则进一步揭示了女子与众不同的品质。在世人追逐华丽、崇尚富贵的背景下,她却独爱朴素之物——“瑞香”,不畏其名贵,不慕虚荣,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坚守自我价值的高尚情操。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丁子素的独立人格和内在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丁子素形象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她独特魅力和高尚品格的深刻赞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
万舸浮江互荡磨,一番蛟鳄战盘涡。
中天日月悲分影,对局英雄付逝波。
形胜空传二赤壁,文章谁肯百东坡。
荆州风景今何似,秋夜时闻窈窕歌。
桐川咫尺路平宽,华檄春风白发欢。
教育兼全三者乐,起居频报四时安。
的传何况自诸老,远业岂徒荣一官。
从此江东有新句,寄来应对暮云看。
鬓丝梅雪两鬖鬖,底事征车又指南。
自是曾游习蛙黾,不妨小住话鱼蚕。
掺袪中岁情良苦,秉耒平生分所甘。
若有书来访生死,白云多处是吾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