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菱莫近秋,驾船莫近洲。
秋菱刺伤指,洲浅风难使。
横江女儿颜如琼,弄花簪柳随娘生。
笑拈竿子撇波去,不解芦中孤雁声。
采菱莫近秋,驾船莫近洲。
秋菱刺伤指,洲浅风难使。
横江女儿颜如琼,弄花簪柳随娘生。
笑拈竿子撇波去,不解芦中孤雁声。
这首明代诗人李蓘的《横江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诗中的主人公似乎在告诫人们采摘菱角时要避开秋季和水洲,因为秋菱的尖刺可能伤手,而洲边水浅风力不足。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横江女子的形象,她容貌如美玉(颜如琼),活泼地拨弄着花朵,编弄柳枝,仿佛这些动作都是与生俱来的娘胎技艺。
“笑拈竿子撇波去”描绘了女子轻盈地手持菱竿,欢快地在水面划过,全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然而,最后一句“不解芦中孤雁声”则带出一丝哀婉,暗示她或许并未完全沉浸在眼前的欢乐中,而是听到了芦苇丛中孤独大雁的鸣叫,引发了内心的某种共鸣或思绪。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生活场景以及人物的情感微妙变化。
有亭翼然山之阿,源头活水养鱼多。
云山四面如画图,金梭上下光相摩。
池上木深阴翳地,池下荷生香扑鼻。
携酒邀朋池上观,圉圉洋洋真得意。
咄,东海鲤,南溟鱼,自信时人莫浅窥,神灵岂是池中物。
变化成龙会有期,一朝烜赫雷声壮。
翻身直透三层浪,扬鬐鼓鬣横千丈。
急滩上水船,进寸辄退尺。
老夫敢稳坐,解衣起佐刺。
凡我同舟人,有力俱不惜。
已济各相贺,可以正枕席。
反观顺流人,如电亦如射。
艰难与快意,等是时行役。
月落东方明,云收远山碧。
翩然两白鹭,过眼已无迹。
天地正尔宽,何苦自局蹐。
脱带且腰舟,歇我履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