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晴令人愁,秋晴令人喜。
年年秋复春,安能彼易此。
愁春晴偏多,飞尘暗桃李。
喜秋晴则鲜,积霖病糜芑。
今岁寔厚幸,夏初甘雨美。
自是常适均,原隰遍薿薿。
兹乃孟秋月,宜旸念无已。
昨夜细雨零,诘朝云势驶。
方虞辜望岁,倏忽西风起。
徂云无留踪,气爽天高矣。
秋蝉亮其声,閒花繁厥蕊。
凭轩有馀乐,拈吟聊复尔。
嗟予望蜀心,矻矻何时止。
自讼还自怜,近臣安喻是。
春晴令人愁,秋晴令人喜。
年年秋复春,安能彼易此。
愁春晴偏多,飞尘暗桃李。
喜秋晴则鲜,积霖病糜芑。
今岁寔厚幸,夏初甘雨美。
自是常适均,原隰遍薿薿。
兹乃孟秋月,宜旸念无已。
昨夜细雨零,诘朝云势驶。
方虞辜望岁,倏忽西风起。
徂云无留踪,气爽天高矣。
秋蝉亮其声,閒花繁厥蕊。
凭轩有馀乐,拈吟聊复尔。
嗟予望蜀心,矻矻何时止。
自讼还自怜,近臣安喻是。
这首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题为《秋晴》。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四季晴天的不同情感,以及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和感悟。
开篇“春晴令人愁,秋晴令人喜”,诗人以对比手法表达了对不同季节晴天的感受,春日晴空虽美,却让人忧愁;而秋日晴空则让人心生欢喜。接着,“年年秋复春,安能彼易此”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每年循环往复,春去秋来,难以改变。
接下来,诗人具体描述了春日晴天的阴霾与秋日晴天的清新:“愁春晴偏多,飞尘暗桃李。喜秋晴则鲜,积霖病糜芑。”春日晴天时,尘埃弥漫,桃花李花黯淡无光;而秋日晴天,则是雨水充沛,土地肥沃。
“今岁寔厚幸,夏初甘雨美”是对今年丰收之年的庆幸,夏初的甘霖滋润了大地。诗人认为,无论是春还是秋,自然界的规律都是适中的,大地都因此生机勃勃。“兹乃孟秋月,宜旸念无已”表达了对秋季晴天的期待。
“昨夜细雨零,诘朝云势驶”描述了前夜的细雨和次日清晨云彩的快速移动。诗人担心这会带来干旱,但“方虞辜望岁,倏忽西风起。徂云无留踪,气爽天高矣”表明西风突然吹起,驱散了乌云,带来了清爽的天气。
“秋蝉亮其声,闲花繁厥蕊”描绘了秋日的景象,蝉鸣悠扬,花朵繁茂。诗人站在窗前,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吟诗抒怀:“凭轩有馀乐,拈吟聊复尔。”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蜀地的思念之情,“嗟予望蜀心,矻矻何时止”。尽管外界环境变化万千,内心的思念却始终如一,无法停止。同时,诗人也反思自我,“自讼还自怜,近臣安喻是”,在自我审视中寻求安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