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晴》
《秋晴》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春晴令人愁,秋晴令人喜。

年年秋复春,安能彼易此。

愁春晴偏多,飞尘暗桃李。

喜秋晴则鲜,积霖病糜芑。

今岁寔厚幸,夏初甘雨美。

自是常适均,原隰遍薿薿。

兹乃孟秋月,宜旸念无已。

昨夜细雨零,诘朝云势驶。

方虞辜望岁,倏忽西风起。

徂云无留踪,气爽天高矣。

秋蝉亮其声,閒花繁厥蕊。

凭轩有馀乐,拈吟聊复尔。

嗟予望蜀心,矻矻何时止。

自讼还自怜,近臣安喻是。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题为《秋晴》。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四季晴天的不同情感,以及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和感悟。

开篇“春晴令人愁,秋晴令人喜”,诗人以对比手法表达了对不同季节晴天的感受,春日晴空虽美,却让人忧愁;而秋日晴空则让人心生欢喜。接着,“年年秋复春,安能彼易此”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每年循环往复,春去秋来,难以改变。

接下来,诗人具体描述了春日晴天的阴霾与秋日晴天的清新:“愁春晴偏多,飞尘暗桃李。喜秋晴则鲜,积霖病糜芑。”春日晴天时,尘埃弥漫,桃花李花黯淡无光;而秋日晴天,则是雨水充沛,土地肥沃。

“今岁寔厚幸,夏初甘雨美”是对今年丰收之年的庆幸,夏初的甘霖滋润了大地。诗人认为,无论是春还是秋,自然界的规律都是适中的,大地都因此生机勃勃。“兹乃孟秋月,宜旸念无已”表达了对秋季晴天的期待。

“昨夜细雨零,诘朝云势驶”描述了前夜的细雨和次日清晨云彩的快速移动。诗人担心这会带来干旱,但“方虞辜望岁,倏忽西风起。徂云无留踪,气爽天高矣”表明西风突然吹起,驱散了乌云,带来了清爽的天气。

“秋蝉亮其声,闲花繁厥蕊”描绘了秋日的景象,蝉鸣悠扬,花朵繁茂。诗人站在窗前,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吟诗抒怀:“凭轩有馀乐,拈吟聊复尔。”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蜀地的思念之情,“嗟予望蜀心,矻矻何时止”。尽管外界环境变化万千,内心的思念却始终如一,无法停止。同时,诗人也反思自我,“自讼还自怜,近臣安喻是”,在自我审视中寻求安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十六日悔未及月华呈同赏诸君子

睡魔酣处月曾华,向我翻嫌见者誇。

地下不知光是日,天边空指色如霞。

晚来真合归谁咎,老去犹将拜此嘉。

何许广寒堪问信,冰轮冉冉海东涯。

(0)

追悼杜柽居

柽翁书断几经年,忍见哀音到耳边。

梦里关山犹阻在,画中人物竟萧然。

游追司马才千里,隐比东方但一廛。

独爱高谈惊鬼胆,江湖风雨不堪传。

(0)

万汝信与国裳同舟用韵再寄

一封书上几沾巾,道路争传国有人。

云雾政勤瞻斗念,风波还重渡江身。

吴门晚树舟边近,楚泽秋兰佩后真。

却忆匡庐弦诵地,五峰回首不胜春。

(0)

和乔司马三首·其二观音山

观音阁下江水深,阁上丹崖知几寻。

安能羽翼一飞上,独凭阑干时放吟。

鸟去却留云栈影,潮来还起石钟音。

十年老眼今如梦,遥为岩翁重此临。

(0)

冉泾书院十二咏·其七兰畹在

滋兰自骚人,香草以比德。

九畹如井田,惟馨亦充塞。

(0)

次杜地官游惠山

閒登山阁上,纵目九峰巅。

有兴还题石,多情更饮泉。

云栖追旧梦,风景入新联。

异地应同调,吾曾守颍川。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