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忆山居六首.平泉源》
《重忆山居六首.平泉源》全文
唐 / 李德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谷才浮芥,中园已滥觞。

逶迤过竹坞,浩淼走兰塘。

夜静闻鱼跃,风微见雁翔。

从兹东向海,可泛济川航。

(0)
注释
出谷:谷:山谷;出谷:指植物生长出来,这里比喻事物初露头角。
浮芥:芥:小草;浮芥:形容数量多,像芥菜叶一样浮在水面。
滥觞:滥觞:原指江河发源处水浅而流速慢,后比喻事物的起源或开始。
竹坞:竹坞:竹林中的小屋。
浩淼:浩淼:形容水势广大无边。
兰塘:兰塘:种有兰花的池塘。
鱼跃:鱼跃:形容夜晚的寂静,连鱼儿跳跃的声音都清晰可闻。
雁翔:雁翔:大雁在微风中飞翔。
东向海:东向海:指向东方,象征着远方或目标。
济川航:济川航:泛舟过河,比喻实现远大的志向或计划。
翻译
刚刚出谷的芥菜叶,已经在园中泛滥成酒杯。
蜿蜒经过竹林小屋,浩渺流淌在兰花池塘。
夜晚宁静能听到鱼儿跳跃,微风中可见大雁翱翔。
从此向东直指大海,可以乘船航行,如同济渡江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出谷才浮芥,中园已滥觞"表明谷地里的水已经涨起来,可以浮动芥菜叶,园中的池塘也充满了水,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逶迤过竹坞,浩淼走兰塘"则通过对竹林和花坛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在自然界中漫步时的景象。"夜静闻鱼跃,风微见雁翔"更进一步捕捉了夜晚的宁静与清晨微风中的动态,听到了水中的鱼儿跃动的声音,看到了天空中大雁飞翔的身影。

最后两句"从兹东向海,可泛济川航"表达了诗人想要乘着这份宁静和自然之美,向着东方的广阔海洋进发,象征着一种超脱和自由的精神追求。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逃离世俗纷扰、寻找心灵寄托的渴望。

作者介绍
李德裕

李德裕
朝代:唐   字:文饶   籍贯: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   生辰:787—849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猜你喜欢

谨次府判朝议江公之韵·道中二首

未分中厚长夜曼,果闻胡虏胆行寒。
乾坤正赖英豪整,肯赋诗人行路难。

(0)

盛雪巢

皋夔不著书,周召不决科。
端坐庙堂上,四海臻泰和。
吾道固如是,后来文艺多。
嗒然空山中,独抱明良歌。

(0)

送考订朱夫子赴天台

羸马踏残月,荷策登泮宫。
入门见先生,先生何从容。
循循善诱能启下,青蒿因得附长松。
短檠相对三百六十夜,高谈雄辨磊落沃胸中。
吾王求士苦匆匆,未许先生久卧龙。
乘骢直上天台路,祗缘此去何由从。
呜唏吁,小斋从此冷如水,虀盐朝暮怏怏尔。
空留绛怅照孤灯,窗外西风寒起苇。

(0)

寄石泉云间明府叔

异政人能说,新吟客为传。
一官清似水,万事信於天。
养鹤分厨料,收书出俸钱。
昼庭少公事,闭阁抱琴眠。

(0)

五百节

独游苦无侣,偶步到前川。
春水绿於染,山花红欲然。
冷烟寒食月,小雨浴蚕天。
此去嬉游少,风光又一年。

(0)

钓台二首

已上桐江台,又弄桐江钓。
不食桐江鱼,不怕严公笑。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