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冯校书挽诗》
《冯校书挽诗》全文
宋 / 魏了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高志峥嵘局九州,直从人表着先筹。

青囊书在鬼神泣,黄绢辞高冰雪羞。

槐里但知矜折角,兰台无复问长头。

玉棺夜入青云去,山是人非白鹤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éngxiàoshūwǎnshī
sòng / wèilewēng

gāozhìzhēngróngjiǔzhōuzhícóngrénbiǎozhexiānchóu

qīngnángshūzàiguǐshénhuángjuàngāobīngxuěxiū

huáidànzhījīnzhéjiǎolántáiwènchángtóu

guānqīngyúnshānshìrénfēibáichóu

鉴赏

这首挽诗《冯校书挽诗》由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通过对逝者冯校书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其高尚的志向与卓越的才华。

首联“高志峥嵘局九州,直从人表着先筹”,开篇即以“高志”点明冯校书的远大抱负与不凡气度,将其置于广阔的九州大地之上,凸显其视野之广和理想之高。同时,“直从人表着先筹”则赞扬他能洞察先机,超前思考,展现出非凡的智慧与预见性。

颔联“青囊书在鬼神泣,黄绢辞高冰雪羞”,进一步描绘冯校书学问深厚、文采斐然的形象。青囊书典指道家秘籍,此处暗喻冯校书学识渊博,连鬼神也为之动容;黄绢辞则指其文辞优美,如冰雪般纯洁高雅,令人叹为观止。这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极尽赞美之能事,凸显冯校书在学术与文学上的卓越成就。

颈联“槐里但知矜折角,兰台无复问长头”,通过对比手法,将冯校书与世俗之人进行区分。槐里、兰台分别代表官场与文坛,这里暗示冯校书虽身处官场与文坛,却并不为名利所累,而是坚守本心,追求精神的自由与高洁。通过“矜折角”(意为追求功名)与“问长头”(可能指询问或关注官职的高低)的对比,强调了冯校书不同于常人的高远追求。

尾联“玉棺夜入青云去,山是人非白鹤愁”,以冯校书去世后的情景收束全诗。玉棺象征其遗体,青云则暗喻天堂或仙界,表达了对冯校书离世的哀悼之情。同时,通过“山是人非”与“白鹤愁”(白鹤可能象征冯校书的灵性或灵魂),进一步强化了对逝者的怀念与不舍,同时也寄托了对冯校书高尚人格与精神追求的永恒追思。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冯校书生平事迹的简要回顾与高度评价,不仅展现了其在学术与文学领域的卓越成就,更突出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与精神追求,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敬意的悼念之作。

作者介绍
魏了翁

魏了翁
朝代:宋   字:华父   号:鹤山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生辰:1178年—1237年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
猜你喜欢

嘉泰壬戍归省坟墓感仲叔旧所惠诗及延庆堂梦

吾叔非凡士,从来眼目长。
相期在今日,此意最难忘。

(0)

閒咏二首

手植山松二十年,只今翠色已藏烟。
百年未尽终当见,雾鬣风髯上拂天。

(0)

林和叔山园九咏·西望

江山静处远红尘,出郭肩舆意自真。
西望市喧声合处,中间几个是閒人。

(0)

林和叔山园九咏·数花

横身障簏又何痴,睡听朝鸡欲晓时。
唯有先生无一事,偶来閒坐数花枝。

(0)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归耕

归耕此计未为迟,畎畎艰难已素知。
伊尹佐商功业盛,却思前日有莘时。

(0)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凌风

花木楼台锦不如,关门下瞰更凌虚。
他时老子如相过,认取东来青犊车。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