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英绿叶斗炎光,艳色无多出女墙。
欲借一枝来照眼,看时恨不在端阳。
绛英绿叶斗炎光,艳色无多出女墙。
欲借一枝来照眼,看时恨不在端阳。
这首诗描绘了六月时节榴花盛开的景象。"绛英绿叶斗炎光",诗人以生动的色彩描绘了榴花鲜艳的花朵与翠绿的叶子在炽热阳光下争艳的画面,展现了夏日热烈的生命力。"艳色无多出女墙",进一步强调了榴花的娇艳和其在城墙之内的独特位置,暗示着观赏者的渴望。
"欲借一枝来照眼"表达了诗人对榴花的喜爱,希望能借一枝榴花来为眼前的世界增添亮色,以舒缓炎炎夏日的视觉疲劳。然而,最后一句"看时恨不在端阳"则透露出遗憾之情,因为榴花在端午节前后最为繁盛,而此时却已错过最佳观赏时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赞美了榴花的美丽,也寓含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稍纵即逝的惋惜。
软红尘里忙人,有谁能识沧洲趣。
飘然一叶,也无根蒂,御风千里。
禅客芦茎,仙翁莲瓣,笑他方外。
任浮家不繁,行踪无定,算前身,岂飞絮。
不着风花浪蕊,护篷窗、青帘休起。
卧游容与,笔床茶灶,安如屋里。
待约灵槎,银河秋夕,访牛寻女。
且先载我月明中,洗脚唱歌归去。
问余何事,未中年、已觉心情欢少。
对青镜、频伤往事,白发鬓边生早。
水上题红,花间拾翠,到如今休了。
年年春色,应笑闭门人老。
故人咫尺江云,几回吟眺,目断扁舟小。
荒后人家依旧好。
空记梦中曾到。
一曲高歌,知君别后,也恁多愁抱。
甚时乘兴,山阴去访安道。
佳丽地。
寂寞涛响空城,草深荒垒。
龙飞凤舞山神,宛然不复,当时王气。
西湖外,缺岸断桥冷落,几湾烟水。
画船总有笙歌,向甚处,有垂杨可系。
遍野离离禾黍,月观风亭,杳无遗址。
惟有两峰南北,在夕阳里。
因思当日,翠辇尝南驻。
二百年、生民同乐,楚中歌舞。
一自重华去。
算几□曾经瘦,不似如今最。
辽鹤倘重归,到东门市。
怎知城郭,也应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