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独孤?还京》
《送独孤?还京》全文
唐 / 戴叔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举家相逐还乡去,不向秋风怨别时。

湖水两重山万里,定知行尽到京师。

(0)
翻译
全家一起返回故乡去,不再在秋风中哀怨离别时刻。
湖水隔着重重山,路途遥远万里长,肯定知道走完这路就能到达京城。
注释
举家:全家。
相逐:一起跟随。
还乡去:返回故乡。
怨别时:哀怨离别时刻。
湖水:湖面。
两重山:层层叠叠的山。
万里:非常遥远。
京师:京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时的平静与坚定。"举家相逐还乡去"表达了全家老小一同踏上归乡之路的情景,而"不向秋风怨别时"则显示出对即将到来的分别没有怨恨,反映了一种豁达的心态。

接着的两句"湖水两重山万里,定知行尽到京师"通过湖水和山峦的叠加,以及远方京城的指向,描绘出归途中自然景观的壮阔与深远,同时也强调了旅程的坚定目标——最终将到达京城。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宽广,既有离别之情,又无怨尤之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归乡路途中美好风光的期待和对旅程目的地的坚定信念,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诗意的佳作。

作者介绍
戴叔伦

戴叔伦
朝代:唐   字:幼公(一作次公)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生辰:732—789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猜你喜欢

陶社成立,闻邑人有非之者,赋此解嘲。即用成立词韵

羲皇以后几岁月,史书纪载皆陈迹。

读书尚友多古人,胡为独取陶彭泽。

况无武陵桃花源,又无五柳先生宅。

人物都无晋代风,题名何用陶为额。

我闻此语悠然思,遥遥千载尊诗伯。

古今异世乐趣同,难分是非论黑白。

谓予唐突古名贤,骇闻令我孱颜赤。

鸟倦飞时始入林,宁能复展乘风翮。

家有杜康酒无算,地与刘伶分一席。

维持风雅在吾侪,尚存一息须为力。

此事非求身后名,知人论世毋过刻。

吾侪不少素心人,荣誉不争争品格。

不才伏处城南隅,衰病逡巡鲜所获。

独往独来年复年,窃叹光阴如过客。

平生爱读靖节诗,读罢时还顶礼百。

愿刊万本施万人,尽知廉让忧方释。

此时发轫赖扶持,诸贤讨论无虚夕。

说理须范朱丝绳,量材须执玉界尺。

希踪栗里不敢期,栽培松菊吾侪责。

西畴南亩日操劳,繄维君子甘于役。

(0)

步韵和徐慎侯先生六十述怀八首·其六

折冲樽俎兴逾狂,渔隐逍遥岁月长。

室有缥缃诗万首,手书文字纸千张。

曹仓汲古搜罗富,杜库藏珍翰墨香。

扶翼纲常卫名教,巍然当代鲁灵光。

(0)

以韵和味三叔祖四首·其三

四郊多垒风声急,万里同云月色迟。

卧榻鱼龙惊变化,旧都陵谷叹迁移。

骚人废寝毫挥手,侠士图功剑拄颐。

高唱大江东去曲,髯苏当日亦忧时。

(0)

舟行杂诗三首·其三

铁瓮城边雨似丝,泊船又是掌灯时。

豆棚一缕青烟曲,傍水人家正晚炊。

(0)

十年

十年使节一身轻,朔吹重催万里行。

何日中华相司马,几人碧海掣长鲸。

堤防自尽累臣力,功栗还劳史氏评。

回首南云天似画,梦魂飞过受降城。

(0)

蟾光

蟾光清透碧窗纱,银汉无声斗柄斜。

秋净长天浑似洗,夜深凉醒玉簪花。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