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饮径一石,此风谁敢陪。
日移林影转,船劈浪纹开。
银烛自相映,玉山何用推。
广文官独冷,赖有酒盈杯。
一饮径一石,此风谁敢陪。
日移林影转,船劈浪纹开。
银烛自相映,玉山何用推。
广文官独冷,赖有酒盈杯。
这首诗描绘了郭教授在南窗下设宴,观赛龙舟竞渡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色彩。
首句“一饮径一石,此风谁敢陪”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饮酒之豪放,同时也暗示了宴会的高雅与主人的慷慨。接下来,“日移林影转,船劈浪纹开”两句,通过动态的自然景象,展现了竞渡的热烈场面,同时也衬托出宴会的热闹氛围。日光移动,树影随之变化,龙舟破浪前行,激起层层波纹,生动地描绘了比赛的激烈与壮观。
“银烛自相映,玉山何用推”则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奢华与欢乐。银色的蜡烛在夜色中闪烁,相互辉映,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而“玉山”在这里比喻堆满美酒的酒桌,无需推让,宾客们可以尽情享受美酒佳肴,体现了主人的慷慨与好客。
最后一句“广文官独冷,赖有酒盈杯”巧妙地将宴会的热闹与广文官(古代官职,多指文官)的孤独形成对比,但通过“赖有酒盈杯”,表达了即使在孤独中,也能通过饮酒来寻求内心的温暖与慰藉,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细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不仅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欢乐,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怀,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作品。
袖罗香暗减,问秋娘、谁与画双眉?
记那家庭院,那回欢宴,曾谱清词。
剩有些凉月,依旧点罘罳。心事分明似,筝柱参差。
已恨坐来天远,况如今真个、良晤难期。
盼云边雁字,芳信几然疑。
更怎禁、乍寒轻暖,酷相思、多在菊黄时。
添憔悴,带围宽后,生怕人知。
响飕飕。正萧萧飒飒,落叶满荒沟。
篱菊初黄,囊萸剩紫,流光佳处谁酬。
且莫叹、生涯潦落,问而今、何计赏清秋。
乌帽全欹,银蟾流照,难遣牢愁。
见说芙蓉湖畔,有霜鳞雪脍,举网能收。
此际商量,无如螯健,来佐新篘。
急唤取、酒徒几辈,听鸣姜、先已展眉头。
但得拍浮已足,聊羡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