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和靖八梅·其三》
《和和靖八梅·其三》全文
宋 / 胡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当年曾见凤城头,入骨贪看兴未休。

小摘欲论千种恨,微吟还唤一番愁。

每嫌俗物薰心醉,长愿清馨满世留。

秾李倚风梨带雨,比方应合面骍羞。

(0)
注释
当年:过去的时间。
凤城头:京城的代称,这里指繁华之地。
入骨:深入骨髓,形容极度喜爱。
贪看:过分地欣赏。
小摘:细致描绘。
千种恨:众多的哀愁或遗憾。
微吟:轻声吟唱。
一番愁:又一次的忧愁。
俗物:世俗之人或事物。
薰心醉:使人沉迷于世俗之气。
清馨:清淡而芳香。
满世留:充满整个世界。
秾李:盛开的李花。
倚风:在风中摇曳。
梨带雨:像梨花带着雨露。
面骍羞:比喻美好的事物,可能指美女或骏马。
翻译
当年曾在京城头,对美景沉醉不已。
想细致描绘千般哀愁,轻声吟唱又唤起新的忧愁。
常厌烦世俗之气使人沉迷,渴望清雅之香永留世间。
盛开的李花如梨花带雨,相比起来,它们应与美颜骏马相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铨的《和和靖八梅(其三)》,主要描绘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喜爱和对其高洁品质的赞美。首句“当年曾见凤城头”回忆起在某年某地初次见到梅花的情景,诗人被其美态深深吸引,无法自拔。“入骨贪看兴未休”形象地表达了他对梅花的痴迷,仿佛看不够。

接下来,“小摘欲论千种恨,微吟还唤一番愁”通过细腻的情感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凋零的惋惜,以及借梅花寄托的无尽哀愁。他厌恶世俗之气,希望梅花的清香能永远留在世间,带给人们清新的感受。

最后两句“秾李倚风梨带雨,比方应合面骍羞”运用比喻,将盛开的梅花比作艳丽的李花和梨花,又以骏马骍的颜色来形容其色泽,强调梅花的娇艳和高雅,暗示其品质如同骏马一样值得尊敬。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和诗人对它的深情,展现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世俗的疏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胡铨

胡铨
朝代:宋   字:邦衡   号:澹庵   籍贯: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   生辰:1102年—1180年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爱国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建炎二年(1128年),胡铨登进士第。初授抚州军事判官,他招募乡丁,助官军捍御金军。后除枢密院编修官。绍兴八年(1138年),秦桧主和,胡铨抗疏力斥,乞斩秦桧与参政孙近、使臣王伦,声振朝野。但遭除名,编管昭州,移谪吉阳军。
猜你喜欢

荆州清明

人传此日是清明,细雨连天倍怆情。

乱后江山无霁色,愁来风树尽悲声。

伤心跋涉长为客,极目萧条何处行?

独在高楼频洒泪,瞿塘水退已称平。

(0)

临江陆行十绝·其十

乍登山路不胜疲,数里劳劳却自如。

独念肩舆亦人子,此生何际得消除。

(0)

夜雨看假山

曲池小径碧琅玕,夜雨灯笼步步看。

不是先生山水癖,风云长路几人閒。

(0)

洙泾为沈士登题盛子昭画时在五湖一苇舟

溪雨溟濛逗客舟,五湖一苇且遨游。

看山细勘痴仙笔,万里云衢咫尺谋。

(0)

苏州别驾周德中以余致仕居间而称神仙太守作十绝复之·其九

古今何处有神仙,鹤驾鸾骖总浪传。

莫信空同邹道士,刀圭入口亦徒然。

(0)

送张靖州

记得相逢其食□,桃花开遍十三遭。

此行若到玄都观,应被刘郎笑二毛。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