镫花落夜阑,寒影动虚壁。
谡谡松间风,鸣涛伴幽寂。
镫花落夜阑,寒影动虚壁。
谡谡松间风,鸣涛伴幽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静谧的画面。"镫花落夜阑",通过"镫花"这一细节,暗示了时间已至深夜,灯火微弱,只有零星的火花落下,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深沉的氛围。"寒影动虚壁",壁上的影子在寒冷中摇曳,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冷寂和空间的空旷。
"谡谡松间风",诗人运用拟声词"谡谡",生动地描绘了松林间的风声,仿佛能听到风吹过松枝的轻响,增添了自然的动态感。"鸣涛伴幽寂",将风声比喻为涛声,与前文的寂静形成对比,以涛声的回荡衬托出环境的幽深和内心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静谧和孤独,通过风声和光影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深夜独处时内心世界的感悟。惠远谟的这首《夜占(其二)》具有清幽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体现了清代诗歌的内敛与深邃。
灯火城阙暮,剩年时一丝黄月,曾窥歌舞。
侠骨情肠仍我辈,收拾俊游心绪。
休重把鸾篦错许。
回首五湖烟水阔,锦帆泾相去无多路。
心惯捧,损眉妩。
画堂燕子归来误,尽栖身、寻常门巷,衔残飞絮。
欲叩故园春信息,一派妒花风雨。
便做出阴晴无据。
薄命蛾眉金莫赎,是分明绝塞胡笳语。
更莫问,卖珠苦。
剪断大江水,形势极嵯峨。
山河几度换主,一垒镇风波。
北去龙艘凤艒,西望琼花玉树,金粉杂鱼嵯。
一部《廿三史》,阅历让君多。乌衣巷,卢家妇,近如何?
皇孙啄死畿上,同室忍操戈。
乐府红笺唱罢,结束南朝残局,日下感江河。
艳迹妆台在,吾欲抱琴过。
莺燕重围,鱼龙百戏,画船争趁秋阳。
箫鼓声中,有人独立神伤。
当时曾泛鸱夷艇,怎重来、已失鸳行?
只银塘、一抹残霞,想见容光。
少年豪兴消磨尽,已伤秋伤别,况在他乡?
会过人稀,眼前愈觉苍茫。
分明妆阁无多路,隔重帘、便是三湘。
恼吴儿、木石无情,乱我柔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