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瑟瑟夜凄凉,何事萦心旅梦长。
蛩韵和秋吟远砌,萤灯带月照高梁。
倾觞自许三更醉,对菊频分一段香。
最厌邻家砧杵急,声声尽是捣愁肠。
西风瑟瑟夜凄凉,何事萦心旅梦长。
蛩韵和秋吟远砌,萤灯带月照高梁。
倾觞自许三更醉,对菊频分一段香。
最厌邻家砧杵急,声声尽是捣愁肠。
这首《秋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夜晚的寂寥与愁绪。首联“西风瑟瑟夜凄凉,何事萦心旅梦长”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冷清孤寂的氛围,西风的瑟瑟声与夜的凄凉交织在一起,让人不禁思绪万千,心中萦绕着无尽的旅愁。颔联“蛩韵和秋吟远砌,萤灯带月照高梁”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景象,蟋蟀的鸣叫声与秋风的吟唱交织,萤火虫在月光下闪烁,照亮了远方的高粱地,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不仅增添了画面感,也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宁静。
颈联“倾觞自许三更醉,对菊频分一段香”则展现了诗人在秋夜中的自我慰藉,通过饮酒和赏菊来寻求片刻的解脱与欢愉,但即便如此,诗人的愁绪并未消散,反而在酒香与菊香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尾联“最厌邻家砧杵急,声声尽是捣愁肠”将情感推向高潮,邻家的捣衣声在寂静的秋夜里显得格外刺耳,它不仅仅是劳动的声音,更是离别与思念的象征,让诗人的愁肠更加难以忍受。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清末文人面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时的无奈与感慨,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青年揽辔临三吴,清宵举棹经西湖。
西湖湖上月初出,推篷对月思林逋。
逋仙旧宅无人住,尚有寒梅千万树。
老干槎牙屈铁垂,嫩蕊参差雪花坠。
暗香细逐东风来,疏影横斜照绿苔。
夜深寒气沁肌骨,眼前清绝无纤埃。
湖边又似湘江曲,傍有千竿万竿竹。
密叶纷如金错刀,高枝森若琅玕玉。
云际何人吹玉笙,清音彷佛鸾凤声。
此君自昔重高节,乃与梅花同结盟。
须臾月落东方白,满眼犹馀霜雪色。
道逢四明一老翁,为拂生绡洒香墨。
笔力精妙意无穷,御史冰霜节操同。
朝回静坐一披玩,恍在西湖湘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