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羡成都濯锦新,鸭头一色皱鱼鳞。
逢人都道风波恶,如此横江思煞人。
不羡成都濯锦新,鸭头一色皱鱼鳞。
逢人都道风波恶,如此横江思煞人。
这首《横江春词(其二)》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描绘了横江春日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
首句“不羡成都濯锦新”,以对比手法开篇,暗喻诗人对繁华都市的淡然态度,转而欣赏自然之美的独特魅力。成都的锦江之美虽令人向往,但诗人更倾心于眼前的自然景色。
次句“鸭头一色皱鱼鳞”,生动描绘了水面波光粼粼、如同鱼鳞般闪烁的景象,仿佛一群鸭子在水中游弋,水面被它们的倒影和动作搅动,形成了一幅动态的画卷。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接着,“逢人都道风波恶”一句,似乎是对前文美景的反讽,暗示诗人面对自然界的风浪时,内心可能有着更深的感慨。这里的“风波恶”不仅指自然界的风浪,也可能暗含人生的起伏与挑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不易的深切体会。
最后,“如此横江思煞人”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横江美景的深深思念之情。这里的“思煞人”既是对美景的怀念,也可能是对某种情感或经历的追忆,流露出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以及在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