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漫题五首·其一》
《漫题五首·其一》全文
明 / 何吾驺   形式: 古风

结屋古城外,山高多古声。

上有无枝树,下望如偃亭。

远远见行客,时没复时明。

行客虽樵牧,与我自同情。

我愿读诗书,客愿游青冥。

不入古城里,便会居古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乡村景象。诗人以“结屋古城外”开篇,点明了地点,随后通过“山高多古声”渲染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自然的宁静美。接着,“上有无枝树,下望如偃亭”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上句写树之高耸,下句则以“偃亭”(倒下的亭子)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从高处俯瞰所见的景象,既展现了空间的层次感,又蕴含了一种时间的流逝感。

“远远见行客,时没复时明”描绘了远处行人的动态,通过“时没复时明”的变化,不仅表现了光线的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常态。接下来,“行客虽樵牧,与我自同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行客的理解与共鸣,无论是劳作的樵夫还是放牧的人,都与诗人有着共同的情感体验,体现了人与人之间超越身份界限的共情。

最后,“我愿读诗书,客愿游青冥”表达了诗人与行客各自的心愿,前者渴望通过读书来丰富心灵,后者可能向往更广阔的天空或未知的世界。这种愿望的表达,既展现了个人的理想追求,也反映了对自由与知识的普遍渴望。“不入古城里,便会居古城”则以一种超脱的态度,强调了精神层面的归属感,即使身处繁华之外,也能在心中构建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何吾驺
朝代:明

明广东香山人,字龙友,号家冈。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官少詹事。崇祯六年擢礼部尚书,旋入阁,与首辅温体仁不协,罢去。南明隆武帝召为内阁首辅。闽疆既失,赴广州,永历帝以原官召之,引疾辞去。有《宝纶阁集》。
猜你喜欢

戚将军赠宝剑歌·其十

季狂耽酒胜冯驩,醉里侯门策懒干。

应为闽中鱼价贱,未曾留借蒯缑弹。

(0)

蒿谷涧

野蒿长如人,菉葹亦不离。

我欲搆一区,为延张仲蔚。

(0)

吊张处士墓不至而返因简幼于仲君·其一

金阊十万家,尽醉吴山碧。

独有王子猷,回桡墓田色。

(0)

咏物体六十六首·其三十三老少年

秋色空庭媚眼明,嫣然衰叶转盈盈。

虚怜夏女能倾族,恰比徐娘尚有情。

裛露丹枫聊借润,拒霜黄菊肯同盟。

春英三五曾涂抹,短蔓长条恨已生。

(0)

咏物体六十六首·其二十二夹竹桃之二

为以幽姿淩雪霰,不将仙骨傍风尘。

轻回粉面依萧史,细袅琼琚似洛神。

栖凤错疑瑶海实,化龙还忆武陵人。

肩舆径造无烦主,怕有渔郎指避秦。

(0)

送少宰刘公宪谦迁南大司空

凤池分手惜飞蓬,平土留京地望雄。

启自山公传吏部,班应云母隔司空。

鹓行八座星辰表,鹢首三江暮霭中。

我欲无言浑未得,可应桃李忘春风。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