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山自此终,南山自此始。
秦坤蜀艮吭,大断乃大峙。
万山东一坪,沔渭分峡水。
观山必观峡,左右万峰倚。
雄关亘云际,联之一线耳。
果然关之东,雪瀑半坡起。
翠壁泻浪浪,万仞杳无底。
陈仓大散关,一扼千夫垒。
平世息龙战,窟穴犹虎兕。
登高复何畏,一呼万山唯。
前途大阖辟,造物意未已。
陇山自此终,南山自此始。
秦坤蜀艮吭,大断乃大峙。
万山东一坪,沔渭分峡水。
观山必观峡,左右万峰倚。
雄关亘云际,联之一线耳。
果然关之东,雪瀑半坡起。
翠壁泻浪浪,万仞杳无底。
陈仓大散关,一扼千夫垒。
平世息龙战,窟穴犹虎兕。
登高复何畏,一呼万山唯。
前途大阖辟,造物意未已。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魏源的《栈道杂诗(其一)》,描绘了陇山与南山之间的壮丽景色,以及栈道沿途的险峻与雄奇。诗人以秦岭为界,将蜀地和陕地的山势比作天地间的咽喉,展现了大自然的宏伟与断裂的壮观。万山之中,沔渭二水分峡而流,峡谷之美令人瞩目,四周峰峦如屏,雄关高耸入云,仿佛一线相连。诗人还提到了雪瀑、翠壁和浪涛,以及陈仓、大散关等历史遗迹,这些地方曾是军事要塞,即便和平时期,仍显出昔日战争的痕迹。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待,登高望远,豪情满怀,认为未来还有更大的天地等待开拓,大自然的创造之意并未停止。整体上,这首诗以栈道为线索,通过描绘地理风貌和历史人文,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对时代的洞察。
五人墓畔一抔土,尚有残碑留废圃。
其人更在五人前,一样英名照千古。
相传有明万历中,织造太监来孙隆。
六门税吏虎而冠,诛求不顾闾阎空。
葛将军,真铁漠,蕉扇一挥吴市乱。
老拳毒手各争雄,霹雳青天狐鼠窜。
束身归罪官吏愁,锒铛掷地寒飕飕。
男儿死耳复何恨,含笑愿从要离游。
戴吾头来竟不死,从此义声动吴市。
后来颜马沈杨周,五人乃是闻风起。
我寻五人墓,因至将军坟。
当时国事何纷纷,赤丸斫吏固恶俗,铜山破贼真奇勋,斯人不愧称将军。
山塘七里烟波活,芳草离离埋侠骨。
后人倘访五人碑,无忘有此一条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