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斋开卷罢,尚友忆黄君。
语孟能精熟,图书正讨论。
梅黄风送雨,江涨野连云。
何日相寻去,书灯共一尊。
小斋开卷罢,尚友忆黄君。
语孟能精熟,图书正讨论。
梅黄风送雨,江涨野连云。
何日相寻去,书灯共一尊。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阅读与友人忆念之情的作品。开篇“小斋开卷罢,尚友忆黄君”,表达了诗人在书房中翻阅书籍,心中却依然思念着远方的朋友黄君,这里的小斋和尚友构成了一种淡雅恬静的书房生活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接下来“语孟能精熟,图书正讨论”,则展示了诗人的学识渊博和对知识的追求。语孟能精熟,意味着诗人不仅阅读广泛,而且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图书正讨论,则是说诗人正在研究和探讨图书中的内容,这两句突出了诗人在学习上的专注与热衷。
“梅黄风送雨,江涨野连云”这一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梅花在细雨中更显香气,江水因春潮而泛滥,与远处山野相连成一片云海。这是诗人对外界变化的一种感受,也是他内心世界的映射。
最后,“何日相寻去,书灯共一尊”,表达了诗人对于重逢友人的渴望。诗人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和黄君一起去寻访古今之事,而“书灯共一尊”则预示了他们未来共同研讨学问的美好愿景。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书房生活、自然景物和友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以及他对于知识与友谊的深厚感情。
举世事劳巧,君胡懒以拙。
懒非耽晏安,拙岂真戆劣。
所懒曰利名,所拙曰奔谒。
闭户读古书,开窗看明月。
醉抚琴一张,行歌诗数阕。
万虑总弃捐,机事自断绝。
夷犹终日间,满腔春拍塞。
劳巧者何为,心碎力徒竭。
安能如此闲,空自叹涸辙。
上官夺宪令,怀王麾左徒。
离骚光日月,其词郁芳敷。
西秦虎狼国,宁肯捐商于。
赤子斩八万,血流丹阳波。
大困蓝田战,薄言汉中和。
张仪挽郑袖,柰尔蛾眉何。
楚秦虽婚姻,屈平雪涕不可行。
鸾旂旆旆武关去,至死空含归郢心。
令尹迁令人,江南吟江滨。
芳草对愁颜,渔父见枯形。
溘然甘心葬鱼腹,不以煴蠖摇其贞。
因与汨罗水,同垂千载名。
废书叹孤洁,诵言忽沾衿。
古来鸡雉翔且舞,独彼凤鸟生无晨。
苍蝇邑犬何营营,霜秋感激怀沙臣。
凤凰台前动春草,春风吹拂金陵道。
白鹭亭边挂短杨,清溪阁上啼芳鸟。
吴中顾荣如谢公,东山抗步红霞表。
花开绮岸延举觞,云落清窗照挥洒。
去年予作秦淮客,新秋梧桐汉楼碧。
秦淮浮我鹦鹉杯,明月六龙齐下食。
江流东西别几时,帝为苍生起安石。
仙舟过泊姑胥台,相逢谈笑明星夕。
临川悠悠送公去,祖饯倾城垂柳处。
伐鼓扬旌适武林,天涯怅望桃花树。
飘飘揖谢凤凰台,凤凰青山湖上开。
凤凰南飞五云远,十一海郡皆春回。
行看振羽凤楼上,御苑应歌凤鸟来。
于陵托园宇,谢客漱坟典。
阳春杳希和,中林自高偃。
吾子川岳秀,翩翩戾吴苑。
澄江理炎棹,昌亭访清馆。
示我琼珠吟,抒轴追艺彦。
万物笼寸毫,群节会华撰。
嘉调振金石,孤鸾凌凤鶠。
观大兴以奇,游遐词故缅。
总发事登涉,飞遁申僶俛。
平生爱探历,玩志久栖衍。
闽区驻仙壤,炎洲遵海壖。
览古及中原,攀灵复东兖。
十载湖岛帆,千里霞月展。
如练泛觞鹢,若鹭动歌艑。
野屐留翠屏,花策举云巘。
插衽曳萝服,弹冠傲尘冕。
眷予山潜者,邂逅遂缱绻。
异代亦可契,对晤讵云浅。
枉赠琅玕唱,惭报无琰琬。
愿言系离旌,款昆慰烦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