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道傍水行可爱》
《道傍水行可爱》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古风

寒风鸣岁阴,芸物已归静。

郊原何萧瑟,松竹自清整。

道傍足幽意,林屋甚井井。

鸡犬在篱落,沙水暮光映。

古来奇逸士,往往托兹境。

吾行将安得,怅望沧水永。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àobàngshuǐxíngài
sòng / sūnyìngshí

hánfēngmíngsuìyīnyúnguījìng

jiāoyuánxiāosōngzhúqīngzhěng

dàobàngyōulínshènjǐngjǐng

quǎnzàiluòshāshuǐguāngyìng

láishìwǎngwǎngzhàjìng

xíngjiāngānchàngwàngcāngshuǐyǒng

翻译
寒冷的风声宣告着岁月的变迁,万物已经归于宁静。
郊外原野显得多么凄凉,松竹依然保持着清雅的格局。
路边充满了隐秘的意趣,林屋则整洁有序。
鸡犬的叫声回荡在篱笆间,夕阳余晖映照着沙水。
自古以来,超凡脱俗的人常常寄托在这种环境中。
我此行又怎能寻得这样的境地,只能惆怅地遥望那无尽的沧海。
注释
寒风:寒冷的风。
鸣:宣告。
岁阴:岁月的变迁。
芸物:万物。
归静:归于宁静。
郊原:郊外原野。
萧瑟:凄凉。
松竹:松树和竹子。
清整:清雅。
道傍:路边。
幽意:隐秘的意趣。
林屋:林中的小屋。
井井:整洁有序。
鸡犬:鸡和狗。
篱落:篱笆。
沙水:沙地上的水。
暮光:夕阳余晖。
奇逸士:超凡脱俗的人。
托兹境:寄托在这种环境。
吾行:我此行。
安得:怎能。
怅望:惆怅地遥望。
沧水永:无尽的沧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田园风光图景,充满了静谧与宁静之美。诗人通过对寒风、芸物、郊原、松竹等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在秋天的幽静乡村生活画面。

“道傍足幽意”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寂寞而深远情怀的向往。这里的“道傍”,即是道路旁边,而“足幽意”,则意味着行走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林屋甚井井”一句,通过对比鲜明的字面(井井,形容整齐、有序),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事物之美好和对称之感受。这里的“林屋”,即是位于森林中的小屋,给人一种归隐田园的宁静感。

接下来的两句“鸡犬在篱落,沙水暮光映”进一步深化了这种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鸡犬是平常家畜,但在这里却被赋予了一种诗意的宁静,而“沙水暮光映”,则描绘出一种时间流转中的美丽画面。

最后,“古来奇逸士,往往托兹境”表明了历史上许多不愿意功名利禄、追求超脱世俗的隐逸之士,都会选择这样宁静美好的环境作为他们精神寄托的地方。而“吾行将安得,怅望沧水永”,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地点的向往和对于那种悠长而深远的自然景观——如同古代的沧海(即今天的红河)一般广阔无垠的自然美景所怀抱的一份深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和谐以及超脱世俗的向往。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万思节以集中无名作诗见贻二首·其二

皋北三载愧仪刑,学术那堪立户庭。

顾我自知太玄白,如君本是出蓝青。

老去门徒多谢遣,病来意绪转沉冥。

高贤岂讶无名藉,十哲由来是俗称。

(0)

次韵赠薛仲常

山林钟鼎性俱安,官舍宁非在涧盘。

此日心情真似水,平生臭味本如兰。

阅世方皋谁牝牡,认真桑户且衣冠。

秪应黄马频来往,春日江枫共倚栏。

(0)

答陈澄江佥事村居韵八首·其一

番嫌结社闹,独往筑秋场。

已谢二千石,何须八百桑。

站站夕时鸟,欣欣雨后秧。

感时聊一适,不是阮生狂。

(0)

题金山寺付僧惠杰四首·其三

凭虚聊骋望,面面荻芦秋。

坐据三生石,心随万里流。

鼋鼍争出没,楼馆定沉浮。

向夕烟氛敛,珠光似可求。

(0)

庚子岁海印寺再举同年会纪事四首·其二

净院早凉生,佳宾四座倾。

花间重识面,塔里旧题名。

对酒怜萍迹,闻歌想鹿鸣。

十年还此会,那得更无情。

(0)

送耿良弼·其四

千里风尘到帝乡,悬悬念我我心伤。

乔陵安得还相遇,共醉桃花流水旁。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