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庄先生爱幽独,买断青山结茅屋。
一犁春雨耕白云,几曲斜阳饭黄犊。
吁嗟世事徒纷纷,先生有耳若不闻。
门前松菊自成趣,傍人笑指陶徵君。
西庄先生爱幽独,买断青山结茅屋。
一犁春雨耕白云,几曲斜阳饭黄犊。
吁嗟世事徒纷纷,先生有耳若不闻。
门前松菊自成趣,傍人笑指陶徵君。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西庄先生”的隐士,他喜爱幽静与孤独,不惜花费重金购得一片青山,建造茅屋,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春天里,他仿佛在耕作白云,夕阳下,他悠闲地喂养着黄牛。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展现了西庄先生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然而,尽管外界世事纷扰,这位隐士似乎对此充耳不闻,内心保持着宁静与淡泊。门前的松树和菊花自成一番趣味,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生,更添了几分自然之美。诗人巧妙地将西庄先生与古代著名隐士陶渊明相提并论,暗示了他追求的正是那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通过对西庄先生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其精神世界的深刻揭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某种逃避态度。
膏雨如酥,暖风欲醉,锦绽群芳。
郊原蹊径,花气暗浮香。
处处红新白嫩,舞丝丝、柳茜微黄。
斗春风,枝头蝴蝶,沙上鸳鸯。景物媚韶光。
喜良辰、山融水艳春阳。缓寻芳草,约友载壶觞。
扶醉傍花随柳,更豪吟、风月徜徉。
愿东君,还怜我辈,收拾休忙。
宝月当空,湘云飘彩,六街灯火初悬。
笙歌四起,争驰人语喧阗。
借天长夜,天须放、玉漏绵绵。
大展开,三山碧海,万井漾红莲。
楼台人燕赏,歌怜皓齿,酒压青年。
恍世如蓬岛,人似神仙。
喜是岁当大有,净尘氛、四海风烟。
庆丰登,千门欢洽,万寿祝初筵。
伯仲齐名,论著作、吾当束手。
六代后、江左清文,飞花拂柳。
貂蝉竟剩青毡债,鹔鹴莫贳成都酒。
慨秦川、公子正飘蓬,无林薮。五丝锦,冰蚕绣。
五凤阁,丹霞构。见堵墙落笔,顿倾朝右。
银汉已过蟾兔夕,玉河甫歇蛟龙斗。
但除君、偕饮复偕歌,三缄口。
孤舟初发,正严霜似雪,布帆如纸。
一派残云萦别恨,愁向青山隐几。
晚圃黄花,小槽红酒,客路谁同醉?
蒯缑黯淡,自将管乐为比。
遥念旅宿方寒,丹阳古道,老树酣青紫。
戍鼓沉沉天未晓,残月模糊映水。
白帢谈兵,青灯读《易》,漫洒英雄泪。
啼乌成阵,石头城外潮起。
牛衣夜半啼寒雪,犹记灞陵憔悴。
司马鹴裘,少君鹿毂,岂意行歌黻佩。
年华欲换,笑五十明朝,买臣非贵。
夫婿东方莫羡,此际且相慰。绿水青山作吏。
一家图画里,欢成队。
蜡凤宵嬉,青箱付与天意,凭教儿辈。
杯从幼起,暖向春归,况当良会。
放却眉梢,陶然须共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