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可空百榼酒,雪不待一笔诗。
天地与人太好,山林有我亦奇。
梅可空百榼酒,雪不待一笔诗。
天地与人太好,山林有我亦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次韵昌甫(其二)》。诗中运用了梅、酒、雪、笔、天地、人、山林等意象,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图景。
首句“梅可空百榼酒”,以梅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梅的喜爱之情。梅在冬季开放,象征着坚韧和高洁,而“百榼酒”则暗示了诗人愿意以酒相配,与梅共赏冬日美景。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体现了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接着,“雪不待一笔诗”,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之美无需人为刻意修饰。雪花飘落,自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不需要诗人的笔触来增添色彩。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尊重,认为自然本身就是最完美的艺术作品。
“天地与人太好”,表达了诗人对天地间万物和谐共处的感慨。他认为天地之间的一切都相互依存、相互和谐,这种和谐之美是人类与自然共同创造的。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敬畏之心以及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最后,“山林有我亦奇”,则是诗人自我的一种表达。即使是在远离尘嚣的山林之中,只要有诗人的存在,这片山林也会变得特别而奇妙。这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也体现了他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即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有心灵的共鸣,就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梅、雪、天地、人、山林等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对和谐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认同。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宦迹乾坤满,归悰日月偏。
罢谈云梦猎,欢拥雪儿眠。
声酒雄心好,园林胜事专。
删诗备九代,为乐及当年。
月树传清响,风花杂委钿。
庚申尸入谮,单阏鵩来旋。
佩黯金鱼色,筝迷铜雀烟。
西州门外客,支策诵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