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出竹更密,林幽人不知。
能教三伏景,变作九秋时。
亭出竹更密,林幽人不知。
能教三伏景,变作九秋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清幽的竹林景观,"亭出竹更密"写出了霜筠亭周围竹子的繁茂,给人以清凉宁静之感。"林幽人不知"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僻静,仿佛连人都被这份静谧所淹没。诗人运用想象力,"能教三伏景,变作九秋时",表达了霜筠亭有化夏为秋的神奇力量,暗示了此处的清凉宜人,即使在炎热的三伏天也能感受到秋天的凉爽。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传达了诗人对洋州霜筠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以及对自然和谐之美的欣赏。
烟湿高花,雨藏低叶,为谁翠消红陨。叹水流波迅。
抚艳景、尚有轻阴馀润。
乳莺啼处路,思归意、泪眼暗忍。
青青榆荚满地,纵买闲愁难尽。勾引。
正记著年时,乍怯春寒阵阵。
小阁幽窗,残妆剩粉,黛眉曾晕。
迢递魂梦万里,恨断柔肠寸。
知何时重见,空为相思瘦损。